复合油藏非自喷井DST压力史分析方法

王晓冬 杨宝君 李瑞贤

王晓冬, 杨宝君, 李瑞贤. 复合油藏非自喷井DST压力史分析方法[J]. 石油钻采工艺, 1997, 19(1): 99-10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7.01.023
引用本文: 王晓冬, 杨宝君, 李瑞贤. 复合油藏非自喷井DST压力史分析方法[J]. 石油钻采工艺, 1997, 19(1): 99-10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7.01.023

复合油藏非自喷井DST压力史分析方法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7.01.02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7
  • HTML全文浏览量:  45
  • PDF下载量:  14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5-08
  • 修回日期:  2019-05-08
  • 刊出日期:  1900-01-01

复合油藏非自喷井DST压力史分析方法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7.01.023

摘要: 油藏工程师们常常以DST(Drilling Stem Testing)为手段对新井进行测试,并用所得压力一时间数据分析计算储层参数、评估该井生产能力。由于物理过程的差异,非自喷井D S T所获得的资料与常规测试的结果在分析方法上是有差异的,虞绍永曾撰文阐述过这一观点。在钻井、完井、油田开发和增产措施过程中,井内液柱压力往往超过地层压力而引起外来液浸入地层,导致近井地层渗透性的恶化即地层损害,影响油井的生产能力。倘能正确分析这种情形下的地层损害程度及其对产能估评的影响,那么对该井是否可以投产、采取何种增产措施最佳等皆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所给出的复合油藏非自喷井DST压力史分析模型及应用方法即以此为动机。首先给出了线源解,然后通过Duhamel原理考虑DST时特殊的内边界,并由此加入井筒存储和表皮效应影响。所用的这种处理问题方法对试井分析数学模型求解来说比较简捷,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English Abstract

王晓冬, 杨宝君, 李瑞贤. 复合油藏非自喷井DST压力史分析方法[J]. 石油钻采工艺, 1997, 19(1): 99-10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7.01.023
引用本文: 王晓冬, 杨宝君, 李瑞贤. 复合油藏非自喷井DST压力史分析方法[J]. 石油钻采工艺, 1997, 19(1): 99-10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7.01.02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