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调整井固井质量的方法

吴叶成 刘亚

吴叶成, 刘亚. 提高调整井固井质量的方法[J]. 石油钻采工艺, 1994, 16(3): 31-33,3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3.006
引用本文: 吴叶成, 刘亚. 提高调整井固井质量的方法[J]. 石油钻采工艺, 1994, 16(3): 31-33,3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3.006
Wu Yecheng, Liu Ya. A METHOD IMPROVING CEMENTING QUALITY IN ADJUSTMENT WELLS[J]. Oi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1994, 16(3): 31-33,3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3.006
Citation: Wu Yecheng, Liu Ya. A METHOD IMPROVING CEMENTING QUALITY IN ADJUSTMENT WELLS[J]. Oi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1994, 16(3): 31-33,3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3.006

提高调整井固井质量的方法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3.00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吴叶成,1965年生。198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现在钻井处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从事固井工作,工程师;刘亚,1953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现任钻井处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吴叶成,1965年生。198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现在钻井处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从事固井工作,工程师;刘亚,1953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现任钻井处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A METHOD IMPROVING CEMENTING QUALITY IN ADJUSTMENT WELLS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5
  • HTML全文浏览量:  24
  • PDF下载量:  23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5-20
  • 修回日期:  2019-05-20
  • 刊出日期:  1900-01-01

提高调整井固井质量的方法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3.006
    作者简介:

    吴叶成,1965年生。198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现在钻井处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从事固井工作,工程师;刘亚,1953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现任钻井处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吴叶成,1965年生。198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现在钻井处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从事固井工作,工程师;刘亚,1953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现任钻井处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摘要: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江苏油田的特点,摸索出套管外封隔器和水泥膨胀剂配合使用技术。经过现场施工及质量检测表明,该技术行之有效,基本上解决了江苏油由调整井固井的质量问题,效果十分明显,并已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

English Abstract

吴叶成, 刘亚. 提高调整井固井质量的方法[J]. 石油钻采工艺, 1994, 16(3): 31-33,3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3.006
引用本文: 吴叶成, 刘亚. 提高调整井固井质量的方法[J]. 石油钻采工艺, 1994, 16(3): 31-33,3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3.006
Wu Yecheng, Liu Ya. A METHOD IMPROVING CEMENTING QUALITY IN ADJUSTMENT WELLS[J]. Oi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1994, 16(3): 31-33,3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3.006
Citation: Wu Yecheng, Liu Ya. A METHOD IMPROVING CEMENTING QUALITY IN ADJUSTMENT WELLS[J]. Oi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1994, 16(3): 31-33,3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3.00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