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钻头冲蚀机理分析与研究

王瑞和 沈忠厚

王瑞和, 沈忠厚. PDC钻头冲蚀机理分析与研究[J]. 石油钻采工艺, 1992, 14(3): 1-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2.03.001
引用本文: 王瑞和, 沈忠厚. PDC钻头冲蚀机理分析与研究[J]. 石油钻采工艺, 1992, 14(3): 1-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2.03.001

PDC钻头冲蚀机理分析与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2.03.0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瑞和,1957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后又攻读该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现任石油大学开发系钻井教研室副主任、讲师;沈忠厚,1928年生。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系石油工程专业,长期从事石油钻井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石油大学钻井研究所所长、射流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瑞和,1957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后又攻读该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现任石油大学开发系钻井教研室副主任、讲师;沈忠厚,1928年生。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系石油工程专业,长期从事石油钻井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石油大学钻井研究所所长、射流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0
  • HTML全文浏览量:  14
  • PDF下载量:  26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5-21
  • 修回日期:  2019-05-21
  • 刊出日期:  1900-01-01

PDC钻头冲蚀机理分析与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2.03.001
    作者简介:

    王瑞和,1957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后又攻读该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现任石油大学开发系钻井教研室副主任、讲师;沈忠厚,1928年生。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系石油工程专业,长期从事石油钻井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石油大学钻井研究所所长、射流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瑞和,1957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后又攻读该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现任石油大学开发系钻井教研室副主任、讲师;沈忠厚,1928年生。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系石油工程专业,长期从事石油钻井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石油大学钻井研究所所长、射流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冲锋是影响PDC钻头功能和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正确认识冲蚀破坏的机理,才能有效地防止冲蚀的发生,以提高钻头使用效益。本文经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在实际井底流场中存在着漫流、逆向流和涡流等多种流动。造成钻头冲蚀的主要原因则是逆向流和涡流。当携带有众多小岩屑的洗井液在沿钻头底面作逆向流和涡流时,钻头体和钻头牙齿就得到了不断的磨蚀和冲蚀。随着喷距和离射流冲击中心距离的减小,逆向流流速增大,对钻头冲蚀加剧。多喷嘴的相互干扰,使钻头中心区域下的岩屑不能及时清除,该区流动异常紊乱,旋涡丛生,首当其冲的是钻头冠部被冲蚀,据此,应进一步研究钻头水力结构设计,使用中心喷嘴和优选水力参数,以期解决PDC钻头的冲蚀问题。

English Abstract

王瑞和, 沈忠厚. PDC钻头冲蚀机理分析与研究[J]. 石油钻采工艺, 1992, 14(3): 1-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2.03.001
引用本文: 王瑞和, 沈忠厚. PDC钻头冲蚀机理分析与研究[J]. 石油钻采工艺, 1992, 14(3): 1-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2.03.0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