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采系统压力节点分析软件及其应用
- 1. 华北石油管理局
作者简介:
冯建华,男,1964年生。1986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同年考取石油大学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现在华北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所从事采油工艺与计算机应用工作;林宁,男,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学物理系,开始从事军工机械标准化工作,1985年调来华北油田从事生产测试、采油工艺和计算机应用工作,现为华北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所工程师;胡玮俐,女,1962年生。1987年电大毕业,现为华北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
冯建华,男,1964年生。1986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同年考取石油大学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现在华北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所从事采油工艺与计算机应用工作;林宁,男,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学物理系,开始从事军工机械标准化工作,1985年调来华北油田从事生产测试、采油工艺和计算机应用工作,现为华北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所工程师;胡玮俐,女,1962年生。1987年电大毕业,现为华北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
- 收稿日期:
2019-05-20
- 修回日期:
2019-05-20
- 刊出日期:
1900-01-01
摘要: 目前对压力节点分析的研究,没有考虑注水对油井IPR曲线(井底流压与产量关系)的影响,因此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注水开发的油田。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建立了非活塞径向水驱油模型:求含水率和含油率;求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确定水驱油前缘含水饱和度和水驱油前缘位置;确定两相渗流区的平均含水饱和度;求两相渗流区的总渗流阻力;求产液指数。已将此模型成功地应用于注采压力节点分析中,使注水工程、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对注水和采油压力节点分析的系统化。所研制的计算机软件中包括的数学模型均是广泛应用的方法。软件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多重菜单选择操作,各模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对新区油田采油工艺方案的编制和老区4口油井调参设计的生产动态拟合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资料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20%。该项目曾获1990年度华北石油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