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酸化液添加剂性能及效果分析
- 1. 西南石油学院采油教研室
- 2. 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
作者简介:
李宾元,1946年生。1968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1982年获硕士学位,现任西南石油学院采油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唐愉拉,1962年生。198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现任开发系讲师;李洪建,1963年生。1986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现任开发系助教。
李宾元,1946年生。1968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1982年获硕士学位,现任西南石油学院采油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唐愉拉,1962年生。198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现任开发系讲师;李洪建,1963年生。1986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现任开发系助教。
李宾元,1946年生。1968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1982年获硕士学位,现任西南石油学院采油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唐愉拉,1962年生。198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现任开发系讲师;李洪建,1963年生。1986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现任开发系助教。
- 收稿日期:
2019-04-24
- 修回日期:
2019-04-24
- 刊出日期:
1900-01-01
摘要: 为了有效地进行油气井压裂、酸化,达到既增产又不污染地层的目的,必须在工作液中加入各种不同性能和数量的添加剂,持别是随着深井、高温压裂、酸化的发展,对压裂、酸化工作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压裂、酸化添加剂的应用及国外新产品在我国实验室内的试验研究情况,并侧重从提高油气井产能及保护油层、防止污染的目的出发,对压裂、酸化液添加剂进行了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