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高温高压下泥浆密度的数学模型

鄢捷年 李元

鄢捷年, 李元. 预测高温高压下泥浆密度的数学模型[J]. 石油钻采工艺, 1990, 12(5): 27-3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0.05.005
引用本文: 鄢捷年, 李元. 预测高温高压下泥浆密度的数学模型[J]. 石油钻采工艺, 1990, 12(5): 27-3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0.05.005

预测高温高压下泥浆密度的数学模型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0.05.00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鄢捷年,1945年生。196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81年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石油工程系进修并从事研究工作,现任石油大学开发系副教授;李元,1959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数学专业,1988年于北京理工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石油大学数理系讲师。

    鄢捷年,1945年生。196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81年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石油工程系进修并从事研究工作,现任石油大学开发系副教授;李元,1959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数学专业,1988年于北京理工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石油大学数理系讲师。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4
  • HTML全文浏览量:  8
  • PDF下载量:  24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5-14
  • 修回日期:  2019-05-14
  • 刊出日期:  1900-01-01

预测高温高压下泥浆密度的数学模型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0.05.005
    作者简介:

    鄢捷年,1945年生。196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81年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石油工程系进修并从事研究工作,现任石油大学开发系副教授;李元,1959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数学专业,1988年于北京理工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石油大学数理系讲师。

    鄢捷年,1945年生。196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81年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石油工程系进修并从事研究工作,现任石油大学开发系副教授;李元,1959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数学专业,1988年于北京理工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石油大学数理系讲师。

摘要: 对于钻探井和超深井,特别在地温梯度较高的地层中钻进时,按恒定的泥浆密度来计算井底静液柱压力的传统做法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往往给井底压力控制带来严重问题。一般情况下,井下温度对泥浆密度的负影响明显超过压力对泥浆密度的正影响,随井深增加,泥浆密度趋于减小势态。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提出预测高温高压下泥浆密度的非线性模型,而后采用带阻尼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即Levenberg-Marquart法)求出模型中各种参数。经检验,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各种泥浆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吻合性相当好。该模型可直观地反映温度、压力对泥浆密度影响程度,可应用于确定不同井深处的泥浆密度和准确计算井底静液柱压力,从而为泥浆密度的正确设计提供依据。

English Abstract

鄢捷年, 李元. 预测高温高压下泥浆密度的数学模型[J]. 石油钻采工艺, 1990, 12(5): 27-3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0.05.005
引用本文: 鄢捷年, 李元. 预测高温高压下泥浆密度的数学模型[J]. 石油钻采工艺, 1990, 12(5): 27-3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0.05.00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