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隔热保温的探讨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84.04.009
-
1.
国防科技大学
-
2.
国防科技大学教研室
-
3.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所
作者简介:
王秉渊,女,1937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任国防科技大学(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学组长,讲师;戚正风,1935年生。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五系,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付吉如,1941年生。1941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开发系,现任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所工程师.
王秉渊,女,1937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任国防科技大学(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学组长,讲师;戚正风,1935年生。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五系,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付吉如,1941年生。1941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开发系,现任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所工程师.
王秉渊,女,1937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任国防科技大学(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学组长,讲师;戚正风,1935年生。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五系,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付吉如,1941年生。1941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开发系,现任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所工程师.
-
摘要: 本文对现用油管采取隔热保温措施后,能否达到防蜡、防凝效果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
-
[1] 杨芮, 胡志强, 梁永恒, 徐树栋, 李国强, 李武生. 隔水导管硅烷-纳米陶瓷涂层的隔热效果 . 石油钻采工艺, 2019, 41(6): 722-727. doi: 10.13639/j.odpt.2019.06.008 [2] 杨立文, 孙文涛, 罗军, 王光玥, 王俊明. GWY194-70BB 型保温保压取心工具的研制和应用 . 石油钻采工艺, 2014, 36(5): 58-61. doi: 10.13639/j.odpt.2014.05.014 [3] 李子丰. 基岩应力公式的探讨 . 石油钻采工艺, 2001, 23(3): 41-4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3.013 [4] 张栋杰, 马效忠, 吴宗福, 裴润有, 王大创, 韩新利. 对国产J-55油管(不加厚)失效问题的探讨 . 石油钻采工艺, 2000, 22(2): 75-7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0.02.022 [5] 潘德起, 刘瑞学, 张桂新, 张远生, 张军. 浅谈油管和套管的防腐问题 . 石油钻采工艺, 1996, 18(5): 18-2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6.05.004 [6] 王玉山, 陈全印. 无油管举升配套工艺探讨 . 石油钻采工艺, 1996, 18(5): 97-9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6.05.022 [7] 李根生, 马加骥, 陈洪兵, 沈晓明. 高压水射流清除油管结垢的研究 . 石油钻采工艺, 1995, 17(2): 61-64,80.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2.014 [8] 裴润有, 马效忠. 常规抽油管串几个常见问题的探讨 . 石油钻采工艺, 1995, 17(3): 74-7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3.017 [9] 李文印, 郝长生, 曹兴东, 孙文涛, 张惠恩, 马会仁. 对注水井油管防腐机理的分析与探讨 . 石油钻采工艺, 1994, 16(3): 93-9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3.019 [10] 张建. 稠油热采用隔热油管的发展及经济评价 . 石油钻采工艺, 1991, 13(4): 51-5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1.04.009 [11] 麦瑞天. 高凝点原油探井测试中保温油管下深的确定 . 石油钻采工艺, 1989, 11(1): 37-42,2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89.01.008 [12] 王弥康. 环空水对隔热油管注汽井井筒热损失的影响 . 石油钻采工艺, 1987, 9(1): 75-7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87.01.010 [13] 方元. 井温计算及隔热油管下入深度的确定 . 石油钻采工艺, 1986, 8(6): 43-50,5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86.06.009 [14] 高志强. 关于全角变化率的探讨 . 石油钻采工艺, 1985, 7(3): 35-3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85.03.007 [15] 王弥康. 隔热油管注蒸汽井井筒总传热系数的确定——对胡智勉同志文章的补充与 . 石油钻采工艺, 1985, 7(6): 75-78,8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85.06.013 [16] 姜书丹. 预应力式隔热管试制 . 石油钻采工艺, 1984, 6(4): 57-5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84.04.010 [17] 李凤九. 井壁稳定问题的探讨 . 石油钻采工艺, 1982, 4(7): 1-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82.07.001 [18] 陈炳谦. 衬管防砂性能的探讨 . 石油钻采工艺, 1981, 3(2): 51-5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81.02.009 [19] 潘迎德. 对地层破裂压力的探讨 . 石油钻采工艺, 1980, 2(3): 68-7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80.03.010 [20] 曾宪平. 油管柱的受力与变形 . 石油钻采工艺, 1980, 2(3): 39-54,6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80.03.007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5
- HTML全文浏览量: 5
- PDF下载量: 16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5-09
- 修回日期: 2019-05-09
- 刊出日期: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