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端瑞, 文涛, 蒲磊, 迟军, 周小君, 梁红军, 赵彩庭.
“垂直钻井工具+等壁厚螺杆”提速钻具组合先导性试验
. 石油钻采工艺,
2020, 42(6): 684-690.
doi: 10.13639/j.odpt.2020.06.003
|
[2] |
张晋凯, 李根生, 黄中伟, 田守嶒, 宋先知, 王海柱.
不同偏心度的环空涡动流场特性
. 石油钻采工艺,
2016, 38(2): 133-137.
doi: 10.13639/j.odpt.2016.02.001
|
[3] |
刘天科, 刘成贵, 刘湘华, 李文明, 路峰, 李延伟.
胜利油田东营北带砂砾岩体PDC 钻头个性化设计与应用
. 石油钻采工艺,
2015, 37(5): 63-67.
doi: 10.13639/j.odpt.2015.05.016
|
[4] |
刘在同, 王建伟.
土耳其盐穴地下储气库大井眼钻井技术
. 石油钻采工艺,
2015, 37(2): 32-34.
doi: 10.13639/j.odpt.2015.02.009
|
[5] |
李玮, 何选蓬, 闫铁, 王树超.
近钻头扭转冲击器破岩机理及应用
. 石油钻采工艺,
2014, 36(5): 1-4.
doi: 10.13639/j.odpt.2014.05.001
|
[6] |
邹德永, 王家骏, 于金平, 郭玉龙, 赵健, 卢威.
定向钻井PDC 钻头切削参数计算方法
. 石油钻采工艺,
2014, 36(5): 5-9.
doi: 10.13639/j.odpt.2014.05.002
|
[7] |
苏堪华, 管志川, 龙芝辉.
海底浅部地层性质对深水钻井井口稳定性的影响
. 石油钻采工艺,
2012, 34(3): 7-10.
|
[8] |
戴荣东, 潘敏, 王朝平, 王贵振.
钻柱涡动情况下疲劳损伤浅析
. 石油钻采工艺,
2010, 32(6): 19-22.
|
[9] |
李相臣, 康毅力, 罗平亚, 练章华, 张浩.
煤层分支水平井井眼稳定性模拟研究
. 石油钻采工艺,
2008, 30(6): 42-45.
|
[10] |
苏堪华, 管志川, 苏义脑.
深水钻井水下井口力学稳定性分析
. 石油钻采工艺,
2008, 30(6): 1-4.
|
[11] |
李子丰, 王兆运, 阳鑫军, 田新民.
钻柱涡动分析及防涡稳定器设计
. 石油钻采工艺,
2008, 30(3): 124-127.
|
[12] |
汪庐山, 曹嫣镔, 于田田, 曹秋芳, 曹嫣红, 安学芹.
气液界面特性对泡沫稳定性影响研究
. 石油钻采工艺,
2007, 29(1): 75-78,8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7.01.022
|
[13] |
孙明光.
新型PDC钻头设计与现场试验
. 石油钻采工艺,
2006, 28(2): 21-24,2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6.02.006
|
[14] |
于润桥, 刘春缘, 杨永利.
PDC钻头钻进影响因素分析
. 石油钻采工艺,
2002, 24(2): 31-33.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2.02.010
|
[15] |
李贵宾, 张宝增, 唐卫国.
港深78井小井眼双心钻头钻井技术
. 石油钻采工艺,
2000, 22(4): 14-1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0.04.005
|
[16] |
黄涛, 路永明, 王世圣, 韩志勇.
钻柱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 石油钻采工艺,
1999, 21(2): 31-3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9.02.005
|
[17] |
王平.
影响PDC钻头钻进的因素分析
. 石油钻采工艺,
1998, 20(4): 46-50.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4.008
|
[18] |
彭勇, 王启玮.
水平井段BHA稳定性分析
. 石油钻采工艺,
1994, 16(1): 1-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1.001
|
[19] |
李子丰, 周大千, 李敬媛.
诸因素对钻头侧向力的影响
. 石油钻采工艺,
1993, 15(6): 27-3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3.06.005
|
[20] |
游静裕.
科学钻井的实践与认识
. 石油钻采工艺,
1992, 14(2): 1-1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2.0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