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26卷 第4期
2004, 26(4): 1-3,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01
摘要:
大庆长垣东部火山岩地层经多年钻探揭示,火山岩储层岩性与孔隙结构比较特殊,在钻井和后期作业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造成伤害,导致产能较低。因此,1998年大庆油田决定应用欠平衡钻井技术来评价火山岩储层产能潜力,突破该区产能关,实现产能升级。合理设计了欠平衡钻井的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井参数,认真研究了气体上窜速度预测技术、气侵后环空钻井液密度及压力分布规律、井底压力控制技术等,形成了一套适合火山岩地质特点的欠平衡钻井技术。经现场8口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大庆长垣东部火山岩地层经多年钻探揭示,火山岩储层岩性与孔隙结构比较特殊,在钻井和后期作业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造成伤害,导致产能较低。因此,1998年大庆油田决定应用欠平衡钻井技术来评价火山岩储层产能潜力,突破该区产能关,实现产能升级。合理设计了欠平衡钻井的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井参数,认真研究了气体上窜速度预测技术、气侵后环空钻井液密度及压力分布规律、井底压力控制技术等,形成了一套适合火山岩地质特点的欠平衡钻井技术。经现场8口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4, 26(4): 4-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02
摘要:
井眼净化是大位移井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井眼净化不好易导致黏附卡钻等多种问题的发生。在考虑钻井液性能、钻具旋转、机械钻速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QK17-2-P33大位移井中岩屑滚动运移和悬浮运移的最小环空返速及临界排量,分析了实钻过程中QK17-2-P30大位移井的基本情况及QK17-2-P31井钻井过程中由于井眼净化不好而导致卡钻的原因,为今后大位移井的井眼净化提供了借鉴。
井眼净化是大位移井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井眼净化不好易导致黏附卡钻等多种问题的发生。在考虑钻井液性能、钻具旋转、机械钻速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QK17-2-P33大位移井中岩屑滚动运移和悬浮运移的最小环空返速及临界排量,分析了实钻过程中QK17-2-P30大位移井的基本情况及QK17-2-P31井钻井过程中由于井眼净化不好而导致卡钻的原因,为今后大位移井的井眼净化提供了借鉴。
2004, 26(4): 7-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03
摘要:
油气钻井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作业点分散、信息量大、数据复杂。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对油气钻井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与应用,可为石油企业决策层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但是数据仓库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在短期内难以满足企业运作时对多层次决策支持的实际需要。因此,在现有数据仓库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多级数据仓库的结构模型开发油气钻井信息综合管理与应用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型,并用具体实例说明了多级数据仓库的实现过程和有效性。用多级数据仓库的结构模型设计和实现油气钻井信息管理,不仅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效率、降低了开发成本,而且还满足了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不同层次的信息处理需要。
油气钻井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作业点分散、信息量大、数据复杂。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对油气钻井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与应用,可为石油企业决策层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但是数据仓库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在短期内难以满足企业运作时对多层次决策支持的实际需要。因此,在现有数据仓库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多级数据仓库的结构模型开发油气钻井信息综合管理与应用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型,并用具体实例说明了多级数据仓库的实现过程和有效性。用多级数据仓库的结构模型设计和实现油气钻井信息管理,不仅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效率、降低了开发成本,而且还满足了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不同层次的信息处理需要。
2004, 26(4): 10-12.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04
摘要:
针对射孔完井高压气层地层出砂问题,根据有效应力定律,建立了三维应力场弹塑性地层出砂模型,并运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根据编制的计算程序,研究了射孔井筒附近应力、有效塑性应变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最大有效塑性应变位置是在射孔起始部位的上下端,因而是最容易出砂的位置;同时,地层压力越高、临界生产压力越低,就越不易出砂。临界生产压差是由岩石性质、流体性质、地应力、地层压力等条件综合确定的。尽量维持较高且稳定的地层压力和采用合理的油井生产制度,可以减少出砂量。模型适用于不同地应力条件、不同几何参数与射孔方案、不同岩石和流体参数等条件下射孔完井的气层出砂预测。
针对射孔完井高压气层地层出砂问题,根据有效应力定律,建立了三维应力场弹塑性地层出砂模型,并运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根据编制的计算程序,研究了射孔井筒附近应力、有效塑性应变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最大有效塑性应变位置是在射孔起始部位的上下端,因而是最容易出砂的位置;同时,地层压力越高、临界生产压力越低,就越不易出砂。临界生产压差是由岩石性质、流体性质、地应力、地层压力等条件综合确定的。尽量维持较高且稳定的地层压力和采用合理的油井生产制度,可以减少出砂量。模型适用于不同地应力条件、不同几何参数与射孔方案、不同岩石和流体参数等条件下射孔完井的气层出砂预测。
2004, 26(4): 13-15,1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05
摘要:
苏里格气田压力系数低,平均渗透率低,丰度低,产量低,是典型的"四低"气田。针对该气田的储层特征,长庆石油勘探局从1999年开始进行以天然气为循环介质打开储层的钻井技术研究。通过对地层出水预测、地层稳定性、最佳注气参数等几方面的研究,得出了井壁坍塌压力梯度模式、钻头选型方法等,并在陕242、苏35- 18井和苏39- 14- 1井、苏39- 14- 4井进行了试验,试验数据表明,机械钻速大幅度提高,苏35- 18井的钻速达到18m/h,是邻井的9倍多,苏39- 14- 4井的天然气钻进井段为1092m,是迄今为止天然气钻进井段最长的井。通过研究与试验,初步形成了地层出水、稳定性评价、井眼净化技术以及天然气钻井HSE文件。
苏里格气田压力系数低,平均渗透率低,丰度低,产量低,是典型的"四低"气田。针对该气田的储层特征,长庆石油勘探局从1999年开始进行以天然气为循环介质打开储层的钻井技术研究。通过对地层出水预测、地层稳定性、最佳注气参数等几方面的研究,得出了井壁坍塌压力梯度模式、钻头选型方法等,并在陕242、苏35- 18井和苏39- 14- 1井、苏39- 14- 4井进行了试验,试验数据表明,机械钻速大幅度提高,苏35- 18井的钻速达到18m/h,是邻井的9倍多,苏39- 14- 4井的天然气钻进井段为1092m,是迄今为止天然气钻进井段最长的井。通过研究与试验,初步形成了地层出水、稳定性评价、井眼净化技术以及天然气钻井HSE文件。
2004, 26(4): 16-1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06
摘要:
为适应水平井、分支井、大位移井、小井眼井以及复杂井眼条件下的尾管固井要求,近几年不断有新型尾管悬挂器被研制应用。这些新型尾管悬挂器包括:可有效解决尾管重叠段封固质量差和油气水窜的集尾管悬挂器、封隔器于一体的尾管封隔悬挂器及其回接装置;具有液压、机械2种坐挂功能的双作用尾管悬挂器;用于深井钻井中的超大尺寸、重负荷尾管悬挂器;适用于老井和套管开窗侧钻井的小尺寸尾管悬挂器;防止CO2、H2S气体腐蚀的特殊尾管悬挂器以及水平井尾管悬挂完井系统等。这些特殊尾管悬挂器在国内陆上和海上油田的应用中,均取得良好效果。介绍了其研制及应用概况,并就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为适应水平井、分支井、大位移井、小井眼井以及复杂井眼条件下的尾管固井要求,近几年不断有新型尾管悬挂器被研制应用。这些新型尾管悬挂器包括:可有效解决尾管重叠段封固质量差和油气水窜的集尾管悬挂器、封隔器于一体的尾管封隔悬挂器及其回接装置;具有液压、机械2种坐挂功能的双作用尾管悬挂器;用于深井钻井中的超大尺寸、重负荷尾管悬挂器;适用于老井和套管开窗侧钻井的小尺寸尾管悬挂器;防止CO2、H2S气体腐蚀的特殊尾管悬挂器以及水平井尾管悬挂完井系统等。这些特殊尾管悬挂器在国内陆上和海上油田的应用中,均取得良好效果。介绍了其研制及应用概况,并就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2004, 26(4): 20-23.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07
摘要:
中原油田套管损坏井约占生产井总数的20%,且套损井段分布距离长,跨度大,从井深400m至生产井段均有套损现象发生,严重地影响着增产增注措施的实施和注采井网的完善。常规的套管补帖和取换套技术不能解决套管长距离破漏穿孔的难题,为此,决定采用下小套管二次固井完井工艺,在已损坏或管壁变薄的Ф139.7mm油层套管内全井下Ф101.6mm套管或局部悬挂套管二次固井完井,配套开发了高温延迟水泥浆、系列Ф101.6mm套管,采用了延迟固井工艺及小套管内射孔、注采、修井等技术,对修复套损井、细分层系、改善吸水剖面、完善注采井网、实施增产增注、恢复储量、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中原油田套管损坏井约占生产井总数的20%,且套损井段分布距离长,跨度大,从井深400m至生产井段均有套损现象发生,严重地影响着增产增注措施的实施和注采井网的完善。常规的套管补帖和取换套技术不能解决套管长距离破漏穿孔的难题,为此,决定采用下小套管二次固井完井工艺,在已损坏或管壁变薄的Ф139.7mm油层套管内全井下Ф101.6mm套管或局部悬挂套管二次固井完井,配套开发了高温延迟水泥浆、系列Ф101.6mm套管,采用了延迟固井工艺及小套管内射孔、注采、修井等技术,对修复套损井、细分层系、改善吸水剖面、完善注采井网、实施增产增注、恢复储量、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2004, 26(4): 24-2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08
摘要:
随着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地层压力层系已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勘探开发的需要,井越来越深。高压探井、长封固段探井及高难度探井不断增加,地下情况越来越复杂,影响探井固井质量的因素越来越多,但对探井固井质量的要求却日趋严格。针对胜利油田探井作业的实际情况,从井径扩大率、油气上窜速度、探井比例、封固段长度和扶正器数量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探井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兼顾固井工艺及水泥浆技术研究出一套适应胜利油田实际情况的固井工艺,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随着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地层压力层系已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勘探开发的需要,井越来越深。高压探井、长封固段探井及高难度探井不断增加,地下情况越来越复杂,影响探井固井质量的因素越来越多,但对探井固井质量的要求却日趋严格。针对胜利油田探井作业的实际情况,从井径扩大率、油气上窜速度、探井比例、封固段长度和扶正器数量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探井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兼顾固井工艺及水泥浆技术研究出一套适应胜利油田实际情况的固井工艺,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2004, 26(4): 27-2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09
摘要:
针对煤层气田井浅、井底温度低、使用油井水泥固井凝固时间长、流动性差、现场操作不便等诸多问题,研究并开发了快凝早强油井水泥。该体系不仅具有低温下稠化凝结时间短、抗压强度高、微膨胀、综合性能优等优点,而且与常用的油井水泥添加剂配伍性好,同时使用较少量的外加剂,就可以调节出性能符合要求的水泥浆,固井质量高。经40余口井现场应用,固井优良率74.2%,合格率100%。
针对煤层气田井浅、井底温度低、使用油井水泥固井凝固时间长、流动性差、现场操作不便等诸多问题,研究并开发了快凝早强油井水泥。该体系不仅具有低温下稠化凝结时间短、抗压强度高、微膨胀、综合性能优等优点,而且与常用的油井水泥添加剂配伍性好,同时使用较少量的外加剂,就可以调节出性能符合要求的水泥浆,固井质量高。经40余口井现场应用,固井优良率74.2%,合格率100%。
2004, 26(4): 30-3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10
摘要:
金资1井是西气东输金坛盐穴地下储气库工程的1口资料井,为给储气库安全设计提供可靠的油层物性数据,需要取出的岩心的直径越大越好,为此,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大直径的LY - 195型取心工具进行取心。通过分析预测该井取心过程中岩心不易拔断,取心工具直径大易出现遇阻严重的现象,采取了及时更换钻头、停钻快速转动拔断岩心、控制钻头切削内径、提高钻速等方法,使该井采用大直径取心工具在井深986.44~1016.44m盐岩层中取心30m,岩心长29.57m,岩心收获率98.6%,为盐岩层分析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岩心资料。
金资1井是西气东输金坛盐穴地下储气库工程的1口资料井,为给储气库安全设计提供可靠的油层物性数据,需要取出的岩心的直径越大越好,为此,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大直径的LY - 195型取心工具进行取心。通过分析预测该井取心过程中岩心不易拔断,取心工具直径大易出现遇阻严重的现象,采取了及时更换钻头、停钻快速转动拔断岩心、控制钻头切削内径、提高钻速等方法,使该井采用大直径取心工具在井深986.44~1016.44m盐岩层中取心30m,岩心长29.57m,岩心收获率98.6%,为盐岩层分析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岩心资料。
2004, 26(4): 32-33,3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11
摘要:
金资1井是西气东输金坛盐穴地下储气库先导性试验的资料井,针对金资1井的要求,常规的水力扩张式封隔器很难达到规定的工艺要求。结合该井现场情况,对K344- 190水力扩张式封隔器的中心管进行了改进,将中心管直径由73mm改为127mm,其承受拉力从600kN提高到1200kN,并设计出一套高抗拉、高抗挤、高抗内压的地层承压测试管柱。现场施工证明,该工具性能可靠。满足了长裸眼井段分层高压试压工艺要求,为正确评价和研究西气东输金资盐穴地下储气条件提供了可靠资料。
金资1井是西气东输金坛盐穴地下储气库先导性试验的资料井,针对金资1井的要求,常规的水力扩张式封隔器很难达到规定的工艺要求。结合该井现场情况,对K344- 190水力扩张式封隔器的中心管进行了改进,将中心管直径由73mm改为127mm,其承受拉力从600kN提高到1200kN,并设计出一套高抗拉、高抗挤、高抗内压的地层承压测试管柱。现场施工证明,该工具性能可靠。满足了长裸眼井段分层高压试压工艺要求,为正确评价和研究西气东输金资盐穴地下储气条件提供了可靠资料。
2004, 26(4): 34-3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12
摘要:
认识影响新型套管(TP130TT×152.4mm×16.90mm)的抗挤强度的诸种因素,对正确选用这种套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和分析了套管缺陷(壁厚不均度、椭圆度)及非均匀载荷等因素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非均匀外挤载荷作用下,这种套管仍具有较高的抗挤能力;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套管抗挤强度随着其壁厚不均度和椭圆度的增加而降低。
认识影响新型套管(TP130TT×152.4mm×16.90mm)的抗挤强度的诸种因素,对正确选用这种套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和分析了套管缺陷(壁厚不均度、椭圆度)及非均匀载荷等因素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非均匀外挤载荷作用下,这种套管仍具有较高的抗挤能力;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套管抗挤强度随着其壁厚不均度和椭圆度的增加而降低。
2004, 26(4): 41-4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15
摘要:
近期的大量理论和试验研究发现,高速流动导致的毛管数和非达西效应对近井油气相对渗透率有显著影响,仅考虑非达西效应无法准确描述油气真实渗流状态。准确理解并考虑这2种效应的影响对凝析气藏渗流动态分析以及生产动态预测有很重要的意义。建立了油气两相渗流的定解问题,得到了拟稳态形式的流入动态方程。在三区渗流机理上,首次综合考虑了毛管数和非达西效应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实例分析揭示了高速流动下油气相对渗透率变化及油气分布状态新特征。对不同流入动态模型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方法比现有方法更有助于正确预测生产动态,评估气井产能。
近期的大量理论和试验研究发现,高速流动导致的毛管数和非达西效应对近井油气相对渗透率有显著影响,仅考虑非达西效应无法准确描述油气真实渗流状态。准确理解并考虑这2种效应的影响对凝析气藏渗流动态分析以及生产动态预测有很重要的意义。建立了油气两相渗流的定解问题,得到了拟稳态形式的流入动态方程。在三区渗流机理上,首次综合考虑了毛管数和非达西效应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实例分析揭示了高速流动下油气相对渗透率变化及油气分布状态新特征。对不同流入动态模型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方法比现有方法更有助于正确预测生产动态,评估气井产能。
2004, 26(4): 46-4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16
摘要:
乐安油田草104块储集层中存在伊/蒙混层、高岭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以及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这些矿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在油田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会对储集层造成不同的伤害。试验研究表明,草104块储集层具有强水敏性和中等盐敏性,注水开发时应该注重注入水与地层的配伍性。此外,该储集层具有弱碱敏性,并对土酸不具有敏感性,因此可用土酸进行酸化处理。
乐安油田草104块储集层中存在伊/蒙混层、高岭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以及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这些矿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在油田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会对储集层造成不同的伤害。试验研究表明,草104块储集层具有强水敏性和中等盐敏性,注水开发时应该注重注入水与地层的配伍性。此外,该储集层具有弱碱敏性,并对土酸不具有敏感性,因此可用土酸进行酸化处理。
2004, 26(4): 49-5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17
摘要:
针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受低孔、低渗的制约,在开发过程中储层极易受到水锁伤害的特点,对低渗透砂岩岩心进行了水锁伤害研究。分析了产生油井水锁伤害的机理,建立了水锁试验评价方法,研究了水锁伤害的规律和程度。试验结果表明,低渗透岩心经外来水侵入后,油相渗透率将产生比较严重的伤害,渗透率下降范围在7%~60%之间,流动压力升高1~3倍。针对这一情况,研制开发了解除水锁伤害的化学剂。室内岩心物模试验证明,研制的化学剂水锁伤害解除率达85%,经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针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受低孔、低渗的制约,在开发过程中储层极易受到水锁伤害的特点,对低渗透砂岩岩心进行了水锁伤害研究。分析了产生油井水锁伤害的机理,建立了水锁试验评价方法,研究了水锁伤害的规律和程度。试验结果表明,低渗透岩心经外来水侵入后,油相渗透率将产生比较严重的伤害,渗透率下降范围在7%~60%之间,流动压力升高1~3倍。针对这一情况,研制开发了解除水锁伤害的化学剂。室内岩心物模试验证明,研制的化学剂水锁伤害解除率达85%,经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2004, 26(4): 52-56,5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18
摘要:
水力压裂技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裂缝模型、压裂井动态预测、压裂液、支撑剂、压裂施工设备、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不但成为油气藏的增产增注手段,也成为评价认识储层的重要方法。近期水力压裂在总体优化压裂、重复压裂、大型压裂、高砂比压裂,端部脱沙压裂、CO2泡沫压裂及特殊井(斜井、水平井、深井、超深井、小井眼井等)压裂技术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压裂的单项技术也有了很大进展。国内压裂酸化技术在设计软件、压裂酸化材料、施工技术指标等方面,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介绍了国内不同储层类型所适用的压裂技术,展望了在新型压裂材料、试验技术研究、滤失伤害和返排机理研究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对更好地发挥水力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力压裂技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裂缝模型、压裂井动态预测、压裂液、支撑剂、压裂施工设备、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不但成为油气藏的增产增注手段,也成为评价认识储层的重要方法。近期水力压裂在总体优化压裂、重复压裂、大型压裂、高砂比压裂,端部脱沙压裂、CO2泡沫压裂及特殊井(斜井、水平井、深井、超深井、小井眼井等)压裂技术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压裂的单项技术也有了很大进展。国内压裂酸化技术在设计软件、压裂酸化材料、施工技术指标等方面,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介绍了国内不同储层类型所适用的压裂技术,展望了在新型压裂材料、试验技术研究、滤失伤害和返排机理研究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对更好地发挥水力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004, 26(4): 57-60.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19
摘要:
华北油田油层杨氏模量低,岩石较软,油层上下没有理想的遮挡层,造成裂缝高度垂向延伸超出油层,支撑剂大部分填充在非目的层,同时支撑剂嵌入严重,降低了裂缝导流能力,导致了大量的无效井及低效井产生。在研究分析低效及无效原因的基础上,研究出二次加砂压裂工艺。此项技术是常规控制裂缝高度技术的发展,它通过改变岩石的力学状态、压裂液的流动路径,达到控制缝高的目的;通过增加支撑剂的铺置层数,扩展裂缝宽度,增加裂缝导流能力。此项技术现场应用40多井次,增加了压裂井的压后有效率及生产周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华北油田油层杨氏模量低,岩石较软,油层上下没有理想的遮挡层,造成裂缝高度垂向延伸超出油层,支撑剂大部分填充在非目的层,同时支撑剂嵌入严重,降低了裂缝导流能力,导致了大量的无效井及低效井产生。在研究分析低效及无效原因的基础上,研究出二次加砂压裂工艺。此项技术是常规控制裂缝高度技术的发展,它通过改变岩石的力学状态、压裂液的流动路径,达到控制缝高的目的;通过增加支撑剂的铺置层数,扩展裂缝宽度,增加裂缝导流能力。此项技术现场应用40多井次,增加了压裂井的压后有效率及生产周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2004, 26(4): 61-65,6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20
摘要:
针对胜利油田套管损坏情况日益严重的现状,进行了套管损坏类型、特点及套损机理研究,形成了配套完善的套损防治技术体系。完善了从钻井、完井、固井及开发生产全过程的套损预防与保护系列技术,形成了以修胀套、爆炸整形、打通道、套管加固、取换套、侧钻为主的系列套管修复技术以及以工程测井为主的套管状况检测系列技术。通过实践应用,胜利油田部分套损井及时恢复了产能,套损井的增长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由此认识到:只有坚持预防为主,研、防、治并举,建立适合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开发阶段、不同开发方式的套损综合防治模式,才能有效解决老油田套管损坏问题。
针对胜利油田套管损坏情况日益严重的现状,进行了套管损坏类型、特点及套损机理研究,形成了配套完善的套损防治技术体系。完善了从钻井、完井、固井及开发生产全过程的套损预防与保护系列技术,形成了以修胀套、爆炸整形、打通道、套管加固、取换套、侧钻为主的系列套管修复技术以及以工程测井为主的套管状况检测系列技术。通过实践应用,胜利油田部分套损井及时恢复了产能,套损井的增长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由此认识到:只有坚持预防为主,研、防、治并举,建立适合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开发阶段、不同开发方式的套损综合防治模式,才能有效解决老油田套管损坏问题。
2004, 26(4): 66-6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21
摘要:
对3种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及与HPAM溶液的交联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将乳酸钠、重铬酸钠、有机硫按3:1:2质量比配备,制成有机醛;将重铬酸钠、氯化钴、有机硫和乳酸钠按6:3:8:20质量比配备,制备成复合金属交联剂。3种交联剂分别加入HPAM聚合物溶液中,结果证明,在HPAM聚合物溶液中加入有机铬、有机醛和复合金属复合金属交联剂后的调驱效果好于其它2种交联剂。复合金属交联剂适合于矿化度30000mg/L、温度70℃左右的地层,可提高采收率近27.3%。
对3种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及与HPAM溶液的交联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将乳酸钠、重铬酸钠、有机硫按3:1:2质量比配备,制成有机醛;将重铬酸钠、氯化钴、有机硫和乳酸钠按6:3:8:20质量比配备,制备成复合金属交联剂。3种交联剂分别加入HPAM聚合物溶液中,结果证明,在HPAM聚合物溶液中加入有机铬、有机醛和复合金属复合金属交联剂后的调驱效果好于其它2种交联剂。复合金属交联剂适合于矿化度30000mg/L、温度70℃左右的地层,可提高采收率近27.3%。
2004, 26(4): 69-7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22
摘要:
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驱油用聚合物KY,研究了引发温度、氨水与脲素的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聚合物过滤因子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了KY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引发温度为11℃、氨水与脲素的浓度为0.001mg/L、0.0002mol/L时,可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KY,该聚合物驱油剂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其性能可满足聚合物驱油的要求。
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驱油用聚合物KY,研究了引发温度、氨水与脲素的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聚合物过滤因子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了KY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引发温度为11℃、氨水与脲素的浓度为0.001mg/L、0.0002mol/L时,可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KY,该聚合物驱油剂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其性能可满足聚合物驱油的要求。
2004, 26(4): 72-7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23
摘要:
由丙烯酰胺等在地面交联聚合形成网状凝胶黏弹体,经干燥、粉碎、分筛等工艺过程制备形成遇水膨胀但不溶解的预交联凝胶颗粒,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被广泛地用于存在水驱通道的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但目前对这种新型调剖剂性能仅通过膨胀倍数这单一量化指标进行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简述了预交联凝胶颗粒调剖剂的制备及作用机理,对调剖剂的性能建立了系统的量化指标,即吸水膨胀倍数、吸水膨胀率、膨胀时间、颗粒的圆度和粒径及凝胶颗粒的强度,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对凝胶颗粒的吸水膨胀性能、颗粒粒度分布、颗粒强度以及在多孔介质中的封堵性能等进行了探讨。
由丙烯酰胺等在地面交联聚合形成网状凝胶黏弹体,经干燥、粉碎、分筛等工艺过程制备形成遇水膨胀但不溶解的预交联凝胶颗粒,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被广泛地用于存在水驱通道的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但目前对这种新型调剖剂性能仅通过膨胀倍数这单一量化指标进行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简述了预交联凝胶颗粒调剖剂的制备及作用机理,对调剖剂的性能建立了系统的量化指标,即吸水膨胀倍数、吸水膨胀率、膨胀时间、颗粒的圆度和粒径及凝胶颗粒的强度,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对凝胶颗粒的吸水膨胀性能、颗粒粒度分布、颗粒强度以及在多孔介质中的封堵性能等进行了探讨。
2004, 26(4): 76-78,8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24
摘要:
电加热技术主要用于深度大、地层不均质、初始蒸汽注入程度低、地层热量损失大或存在夹层等不适合注蒸汽开采的油藏。吉林套保油田是稠油油田,使用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较差,油藏电加热技术是解决稠油油藏开发的有效方法。主要介绍了电阻电加热技术的原理及设备、加热的主要特点、国外的应用状况等,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电加热技术在吉林套保油田稠油油藏的应用效果,对加热功率、电加热生产时间等进行了优选。研究表明吉林套保油田电加热生产可以提高产量50%左右
电加热技术主要用于深度大、地层不均质、初始蒸汽注入程度低、地层热量损失大或存在夹层等不适合注蒸汽开采的油藏。吉林套保油田是稠油油田,使用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较差,油藏电加热技术是解决稠油油藏开发的有效方法。主要介绍了电阻电加热技术的原理及设备、加热的主要特点、国外的应用状况等,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电加热技术在吉林套保油田稠油油藏的应用效果,对加热功率、电加热生产时间等进行了优选。研究表明吉林套保油田电加热生产可以提高产量50%左右
2004, 26(4): 79-8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4.04.025
摘要:
抽油机示功图测试仪是了解井下采油泵工作状况的一个重要工具。以往抽油机示功图测试仪大都采用有线连接方式测试示功图。针对有线方式存在的缺陷,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开发出无线便携式抽油机井示功图测试仪。详细介绍了便携式抽油机井示功图无线测试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抽油机示功图测试仪是了解井下采油泵工作状况的一个重要工具。以往抽油机示功图测试仪大都采用有线连接方式测试示功图。针对有线方式存在的缺陷,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开发出无线便携式抽油机井示功图测试仪。详细介绍了便携式抽油机井示功图无线测试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