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23卷 第5期
2001, 23(5): 1-3,83.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01
摘要:
大位移井因其大斜度段和水平段长,容易造成岩屑在环空中滞留或形成岩屑床。研究表明,利用环空压力变化可以有效监测井眼清洁程度。在钻头附近安装环空压力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环空压力,但成本高,故障率高,大范围的应用受到限制。介绍了一种方法,可根据地面立压值来计算出环空压力,监测井眼不清洁的程度。其原理是:环空压力等于立管压力减去钻柱、井下动力钻具、MWD与钻头循环压降。井下动力钻具、MWD与钻头循环压降的计算是在假定井眼为清洁的情况下,通过立压、环空循环压降、钻柱与钻头压降等计算后获得。之后,将环空压力转换成循环钻井液当量密度,据此可以监测井眼清洁程度,为大位移井安全钻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大位移井因其大斜度段和水平段长,容易造成岩屑在环空中滞留或形成岩屑床。研究表明,利用环空压力变化可以有效监测井眼清洁程度。在钻头附近安装环空压力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环空压力,但成本高,故障率高,大范围的应用受到限制。介绍了一种方法,可根据地面立压值来计算出环空压力,监测井眼不清洁的程度。其原理是:环空压力等于立管压力减去钻柱、井下动力钻具、MWD与钻头循环压降。井下动力钻具、MWD与钻头循环压降的计算是在假定井眼为清洁的情况下,通过立压、环空循环压降、钻柱与钻头压降等计算后获得。之后,将环空压力转换成循环钻井液当量密度,据此可以监测井眼清洁程度,为大位移井安全钻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001, 23(5): 4-8,83.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02
摘要:
在旋冲钻井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对旋冲钻井破岩特点进了描述,论述了旋冲钻井技术应用对钻头寿命的影响以及旋冲钻井工具 (液动射流式冲击器)的工作原理和室内研究,确定了旋冲钻井参数,进行了现场 6次入井试验,试验表明旋冲钻井工艺技术在深井钻井中应用,可提高机械钻速 2 0%~160%,为深井快速钻井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丰富了深井钻井技术内容。
在旋冲钻井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对旋冲钻井破岩特点进了描述,论述了旋冲钻井技术应用对钻头寿命的影响以及旋冲钻井工具 (液动射流式冲击器)的工作原理和室内研究,确定了旋冲钻井参数,进行了现场 6次入井试验,试验表明旋冲钻井工艺技术在深井钻井中应用,可提高机械钻速 2 0%~160%,为深井快速钻井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丰富了深井钻井技术内容。
2001, 23(5): 9-11,83.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03
摘要:
在计算底部钻具组合的受力和变形时,以前一般都是按弯矩为零的条件来确定其上切点的位置。提出了一种新观点,即按照钻柱与井壁的接触力为零的条件来确定这一位置。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给出了算例,并通过算例的结果证明了该观点的合理性。
在计算底部钻具组合的受力和变形时,以前一般都是按弯矩为零的条件来确定其上切点的位置。提出了一种新观点,即按照钻柱与井壁的接触力为零的条件来确定这一位置。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给出了算例,并通过算例的结果证明了该观点的合理性。
2001, 23(5): 12-14,83.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04
摘要:
河南油田在张店地区首次部署了张 110 2井、张 13 0 1井 2口长裸眼、大斜度、多目标定向井,井深 2 4 3 0~2 5 0 0m,最大井斜达 72°,对钻井中靶精度要求高,钻井施工难度大。介绍了 2口井的地质设计、工程设计、井壁稳定、轨迹控制等内容。2口井的井身剖面均设计为五段制,其中张 13 0 1井剖面为直增增增稳;张 110 2井剖面为直增稳增稳,钻具组合均采用双扶正器短钻铤钻具结构。采用聚合物低固相不分散强抑制钻井液体系,并实施屏蔽暂堵技术保护油气层,为今后开发类似油藏提供了成功的钻井经验。
河南油田在张店地区首次部署了张 110 2井、张 13 0 1井 2口长裸眼、大斜度、多目标定向井,井深 2 4 3 0~2 5 0 0m,最大井斜达 72°,对钻井中靶精度要求高,钻井施工难度大。介绍了 2口井的地质设计、工程设计、井壁稳定、轨迹控制等内容。2口井的井身剖面均设计为五段制,其中张 13 0 1井剖面为直增增增稳;张 110 2井剖面为直增稳增稳,钻具组合均采用双扶正器短钻铤钻具结构。采用聚合物低固相不分散强抑制钻井液体系,并实施屏蔽暂堵技术保护油气层,为今后开发类似油藏提供了成功的钻井经验。
2001, 23(5): 15-18,83.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05
摘要:
西藏伦坡拉盆地属陆相第三系走滑拉张性质的盆地,地层特征复杂,井斜、井漏、井塌严重,中深井钻井成井率低,深井钻探十分困难,由于先期钻井认识不足,井深大于 2 2 0 0m的井有 4口,其中藏 1井深 2 3 3 4.4 7m,西伦 3井深 2 3 62.86m,西伦 6井深 2 2 86m,都在 2 0 0 0m左右的牛二段中底部发生了井壁垮塌事故,只有西伦 2井在 2 80 2m完成了地质勘探任务。1996年后加大了科研力度,改进了井身结构,顺利地完成了班深 1井 3 2 2 3.3 2m的钻井任务。重点介绍了伦坡拉盆地出现的井下复杂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西藏伦坡拉盆地属陆相第三系走滑拉张性质的盆地,地层特征复杂,井斜、井漏、井塌严重,中深井钻井成井率低,深井钻探十分困难,由于先期钻井认识不足,井深大于 2 2 0 0m的井有 4口,其中藏 1井深 2 3 3 4.4 7m,西伦 3井深 2 3 62.86m,西伦 6井深 2 2 86m,都在 2 0 0 0m左右的牛二段中底部发生了井壁垮塌事故,只有西伦 2井在 2 80 2m完成了地质勘探任务。1996年后加大了科研力度,改进了井身结构,顺利地完成了班深 1井 3 2 2 3.3 2m的钻井任务。重点介绍了伦坡拉盆地出现的井下复杂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2001, 23(5): 19-22,83,8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06
摘要:
套管漂浮技术主要应用于大位移延伸井和水平井中,它是在套管柱下部封闭一段空气或低密度钻井液,使套管柱在大井斜段处于漂浮状态,以降低下套管摩阻。主要介绍了套管漂浮工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漂浮技术在国内几个海洋油田钻大位移延伸井和水平井中的应用情况。
套管漂浮技术主要应用于大位移延伸井和水平井中,它是在套管柱下部封闭一段空气或低密度钻井液,使套管柱在大井斜段处于漂浮状态,以降低下套管摩阻。主要介绍了套管漂浮工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漂浮技术在国内几个海洋油田钻大位移延伸井和水平井中的应用情况。
2001, 23(5): 23-25,8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07
摘要:
磁处理可以改善水泥浆的性能。介绍了试验仪器、试剂和试验方法。通过测定磁化前后水泥颗粒 ξ电位可知,在最佳磁感应强度 0.2 3T下,磁化后 ξ电位绝对值提高 2.5mV。对所选用的 6种常用的水泥添加剂进行了试验,对不同的添加剂,磁处理后 ξ电位绝对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值约在 5~4 0mV之间,为从理论上解释磁处理改善水泥浆性能提供了依据。
磁处理可以改善水泥浆的性能。介绍了试验仪器、试剂和试验方法。通过测定磁化前后水泥颗粒 ξ电位可知,在最佳磁感应强度 0.2 3T下,磁化后 ξ电位绝对值提高 2.5mV。对所选用的 6种常用的水泥添加剂进行了试验,对不同的添加剂,磁处理后 ξ电位绝对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值约在 5~4 0mV之间,为从理论上解释磁处理改善水泥浆性能提供了依据。
2001, 23(5): 26-29,8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08
摘要:
大庆油田调整井固井质量由于检测时间的延长,固井质量优质率大幅度降低,已不能满足油田开发对固井质量的要求,调整井固井质量亟待提高。结合A级油井水泥原浆的物性和地层的物性,分析了在延时条件下影响声变差异的原因。通过水泥强度分段增长曲线分析,水泥浆 (石)表观体积收缩、渗透率、孔隙度、毛细管力、弹性模数以及地层水渗流的冲蚀作用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提出了在延时条件下声变的差异是由于地层流体状态、地层应力状态等的不同而引起的。建议通过调整和控制地下情况,来改善声变差异。结合大庆油田调整井的实际情况,给出了采用A级油井水泥原浆固井保证固井质量的边界条件是地层压力小于 12MPa,层间压差小于3MPa,地层弹性模数大于 2 0GPa。萨南油田的矿场试验表明,若地下环境相对稳定,固井后 15d测声变的固井质量是能够保证的。
大庆油田调整井固井质量由于检测时间的延长,固井质量优质率大幅度降低,已不能满足油田开发对固井质量的要求,调整井固井质量亟待提高。结合A级油井水泥原浆的物性和地层的物性,分析了在延时条件下影响声变差异的原因。通过水泥强度分段增长曲线分析,水泥浆 (石)表观体积收缩、渗透率、孔隙度、毛细管力、弹性模数以及地层水渗流的冲蚀作用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提出了在延时条件下声变的差异是由于地层流体状态、地层应力状态等的不同而引起的。建议通过调整和控制地下情况,来改善声变差异。结合大庆油田调整井的实际情况,给出了采用A级油井水泥原浆固井保证固井质量的边界条件是地层压力小于 12MPa,层间压差小于3MPa,地层弹性模数大于 2 0GPa。萨南油田的矿场试验表明,若地下环境相对稳定,固井后 15d测声变的固井质量是能够保证的。
2001, 23(5): 30-32,8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09
摘要:
大斜度定向井钻井施工过程中,使用常规水基钻井液体系钻井,常常出现因井斜角大而引起的高摩阻,给钻柱旋转及起下钻操作带来困难。对聚合醇钻井液体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钻井液流变性及滤失量变化很小,抗老化性能提高,抗温达到 12 0℃,降摩阻率达 5 0%。现场应用表明,润滑性好,钻井液中粘土的水化膨胀被抑制,具有较强的抑制防塌作用;岩心渗透率提高 2 0%,达到 87.3%,对油气层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合在文3 3- 196井的现场应用,提出这种新型钻井液体系特别适用于大斜度定向井、复杂井和探井。
大斜度定向井钻井施工过程中,使用常规水基钻井液体系钻井,常常出现因井斜角大而引起的高摩阻,给钻柱旋转及起下钻操作带来困难。对聚合醇钻井液体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钻井液流变性及滤失量变化很小,抗老化性能提高,抗温达到 12 0℃,降摩阻率达 5 0%。现场应用表明,润滑性好,钻井液中粘土的水化膨胀被抑制,具有较强的抑制防塌作用;岩心渗透率提高 2 0%,达到 87.3%,对油气层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合在文3 3- 196井的现场应用,提出这种新型钻井液体系特别适用于大斜度定向井、复杂井和探井。
2001, 23(5): 33-35,84,8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10
摘要:
高水材料是一种能够在高水灰比 2.0~3.0情况下迅速凝固,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水泥石的无机胶凝材料。测试了普通高水材料与石油工程有关的性能。首次对高水材料在石油工程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制了适合石油工程使用的高水材料,这种材料配制的水泥浆密度可达 1.2~1.3g/cm3,2 4h强度达 3.0MPa,稠化时间可调整到 2 0 0~4 0 0min,可用于低压和易破裂地层固井。同时还可用于MTC技术和废弃钻井液的固化,由于流动时稠化时间长,静止时迅速凝固,因此,可用于堵漏和堵水;在控制粉磨粒径的基础上还可用于防砂。
高水材料是一种能够在高水灰比 2.0~3.0情况下迅速凝固,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水泥石的无机胶凝材料。测试了普通高水材料与石油工程有关的性能。首次对高水材料在石油工程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制了适合石油工程使用的高水材料,这种材料配制的水泥浆密度可达 1.2~1.3g/cm3,2 4h强度达 3.0MPa,稠化时间可调整到 2 0 0~4 0 0min,可用于低压和易破裂地层固井。同时还可用于MTC技术和废弃钻井液的固化,由于流动时稠化时间长,静止时迅速凝固,因此,可用于堵漏和堵水;在控制粉磨粒径的基础上还可用于防砂。
2001, 23(5): 36-3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11
摘要:
在石油常规钻井中, 钻压是由钻头上部钻铤重量提供的, 这种传统加压方式虽然简单易行, 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弊病, 送钻量不易把握, 钻压难保持稳定等。
在石油常规钻井中, 钻压是由钻头上部钻铤重量提供的, 这种传统加压方式虽然简单易行, 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弊病, 送钻量不易把握, 钻压难保持稳定等。
2001, 23(5): 38-40.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12
摘要:
低温电镀孕镶金刚石钻头在我国地矿部门早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实践证明, 该类钻头适应范围宽, 而且时效高、寿命长、成本低, 获得了普遍的赞许。
低温电镀孕镶金刚石钻头在我国地矿部门早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实践证明, 该类钻头适应范围宽, 而且时效高、寿命长、成本低, 获得了普遍的赞许。
2001, 23(5): 41-44,8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13
摘要: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探索了变应力条件下岩石发生弹性、弹塑性变形时,其孔隙度、渗透率、压缩系数与应力的关系,得到岩石在发生弹性、弹塑性形变时的渗透率、岩心孔隙度 (压缩系数)-应力状态方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低渗透储层近井地带的一维两相径向渗流模型,并利用常规三维两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为径向流模型提供边界条件,对二者进行结合和转化形成计算机模型。利用该模型,可计算、分析变应力条件下低渗透储层近井地带油水渗流的一般规律,定量研究低渗透储层发生弹性变形和弹塑性变形对单井流入动态的影响情况。因此,这种方法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探索了变应力条件下岩石发生弹性、弹塑性变形时,其孔隙度、渗透率、压缩系数与应力的关系,得到岩石在发生弹性、弹塑性形变时的渗透率、岩心孔隙度 (压缩系数)-应力状态方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低渗透储层近井地带的一维两相径向渗流模型,并利用常规三维两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为径向流模型提供边界条件,对二者进行结合和转化形成计算机模型。利用该模型,可计算、分析变应力条件下低渗透储层近井地带油水渗流的一般规律,定量研究低渗透储层发生弹性变形和弹塑性变形对单井流入动态的影响情况。因此,这种方法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001, 23(5): 45-49,8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14
摘要:
室内聚合物的溶液流变性测试表明,大庆油田应用的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符合幂律模式。运用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和数理方法,考虑抽油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建立了杆管同心与偏心 2种情况下速度、流量与压力梯度方程,并得到近似解。计算实例表明:杆管环空中流体的速度随杆的上、下运动不断地变化。杆管同心时,非牛顿性越强,速度最大值越偏离几何中心;杆管偏心时,θ=0,n值越小,无因次最大速度越大,θ=π时,两者有差别。
室内聚合物的溶液流变性测试表明,大庆油田应用的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符合幂律模式。运用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和数理方法,考虑抽油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建立了杆管同心与偏心 2种情况下速度、流量与压力梯度方程,并得到近似解。计算实例表明:杆管环空中流体的速度随杆的上、下运动不断地变化。杆管同心时,非牛顿性越强,速度最大值越偏离几何中心;杆管偏心时,θ=0,n值越小,无因次最大速度越大,θ=π时,两者有差别。
2001, 23(5): 49-53,8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15
摘要:
以往稠油开采方式都是通过人工筛选的,不同的专家可能得出几种不同的筛选结果,而每种结果的好坏难以评价。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并设计了 1种更为可靠的筛选途径,即利用混合智能系统,将符号专家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符号专家系统优化神经网络的结构,同时用神经网络获取稠油开采方式筛选所需的参数贡献度知识。该系统实现了知识的模糊表示,知识库的层次性组织、知识的模糊推理等。用现场资料进行检验,系统筛选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很好。该混合智能系统的开发,也为其广泛用于石油勘探开发的其它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
以往稠油开采方式都是通过人工筛选的,不同的专家可能得出几种不同的筛选结果,而每种结果的好坏难以评价。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并设计了 1种更为可靠的筛选途径,即利用混合智能系统,将符号专家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符号专家系统优化神经网络的结构,同时用神经网络获取稠油开采方式筛选所需的参数贡献度知识。该系统实现了知识的模糊表示,知识库的层次性组织、知识的模糊推理等。用现场资料进行检验,系统筛选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很好。该混合智能系统的开发,也为其广泛用于石油勘探开发的其它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
2001, 23(5): 54-57,8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16
摘要:
根据压裂后油气渗流机理,考虑裂缝闭合压力和裂缝导流能力的变化,建立了生产过程中裂缝内压力分布模型,包括地层系统渗流模型、裂缝系统渗流模型、闭合压力方程和导流能力方程等,并以变步长网格,对地层系统渗流数学模型采用交替方向隐式格式、对裂缝系统渗流数学模型采用预测-校正格式,进行了迭代求解。在此基础上研制了裂缝内压力分布模拟软件,可准确预测和模拟裂缝内压力分布、裂缝闭合压力和裂缝导流能力的动态变化,用于指导并修正压裂设计及施工材料、施工参数的选取。
根据压裂后油气渗流机理,考虑裂缝闭合压力和裂缝导流能力的变化,建立了生产过程中裂缝内压力分布模型,包括地层系统渗流模型、裂缝系统渗流模型、闭合压力方程和导流能力方程等,并以变步长网格,对地层系统渗流数学模型采用交替方向隐式格式、对裂缝系统渗流数学模型采用预测-校正格式,进行了迭代求解。在此基础上研制了裂缝内压力分布模拟软件,可准确预测和模拟裂缝内压力分布、裂缝闭合压力和裂缝导流能力的动态变化,用于指导并修正压裂设计及施工材料、施工参数的选取。
2001, 23(5): 57-60,85,8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17
摘要:
针对海上油田地层疏松、孔隙度大、渗透率高、油层易出砂、完井多采用砾石充填等特点及造成地层污染的原因,采用低浓度复合酸作为酸化施工主处理液,这样既减少了对地层及充填砾石的损害,又保证了处理液对地层有适宜的、较高的溶蚀率,对解除钻井液和固井水泥浆造成的污染堵塞也有明显效果。海上油田酸化施工对环境保护有更高的要求,残酸需进一步处理,达到海洋环保标准要求后安全排放。经过酸液类型及浓度的确定、添加剂的筛选、流动模拟及残酸分析、处理等室内试验研究,确定了适用于海上酸化的酸液配方及泵注工艺,应用于渤海绥中 3 6- 1油田,取得了良好的酸化效果。
针对海上油田地层疏松、孔隙度大、渗透率高、油层易出砂、完井多采用砾石充填等特点及造成地层污染的原因,采用低浓度复合酸作为酸化施工主处理液,这样既减少了对地层及充填砾石的损害,又保证了处理液对地层有适宜的、较高的溶蚀率,对解除钻井液和固井水泥浆造成的污染堵塞也有明显效果。海上油田酸化施工对环境保护有更高的要求,残酸需进一步处理,达到海洋环保标准要求后安全排放。经过酸液类型及浓度的确定、添加剂的筛选、流动模拟及残酸分析、处理等室内试验研究,确定了适用于海上酸化的酸液配方及泵注工艺,应用于渤海绥中 3 6- 1油田,取得了良好的酸化效果。
2001, 23(5): 61-64,8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18
摘要: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抗盐胶态分散凝胶体系-抗盐CD胶 (ColloidalDispersionGels),它由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浓度 80 0~15 0 0mg/L)、醋酸铬 (浓度 80~160mg/L)和甲醛 (2 0 0~4 0 0mg/L)等组成,具有抗盐性能好 (接近10 0 0 0 0万mg/L)、封堵效果佳的特点。现场试验 18井次,有效 16井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抗盐胶态分散凝胶体系-抗盐CD胶 (ColloidalDispersionGels),它由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浓度 80 0~15 0 0mg/L)、醋酸铬 (浓度 80~160mg/L)和甲醛 (2 0 0~4 0 0mg/L)等组成,具有抗盐性能好 (接近10 0 0 0 0万mg/L)、封堵效果佳的特点。现场试验 18井次,有效 16井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2001, 23(5): 64-66,8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19
摘要:
文留油田由于气油比高、液面高,油井能量较充足,一些不法分子常从套管偷油窃气,影响油井正常生产。针对这一难题,研制了套管防盗油密封阀,并配套应用了井下油气分离器与气举阀助流举升工艺技术。当气液经井下分离器分离后,气体进入油套环空,并在上部防盗阀将环空密闭的情况下,压力升高到气举阀打开压力时进入油管,使油套环空压力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从而能够同时解决防盗、防气两大难题。现场应用取得了明显效果,为类似油田开发管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文留油田由于气油比高、液面高,油井能量较充足,一些不法分子常从套管偷油窃气,影响油井正常生产。针对这一难题,研制了套管防盗油密封阀,并配套应用了井下油气分离器与气举阀助流举升工艺技术。当气液经井下分离器分离后,气体进入油套环空,并在上部防盗阀将环空密闭的情况下,压力升高到气举阀打开压力时进入油管,使油套环空压力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从而能够同时解决防盗、防气两大难题。现场应用取得了明显效果,为类似油田开发管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2001, 23(5): 67-70,8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20
摘要:
管内外充填是当前砾石充填防砂技术的发展趋向,封隔高压一次充填正是这样的一种防砂技术。介绍了高压充填技术原理、工具结构及工作原理、施工程序,阐述了排量、压力等主要参数设计方法,介绍了在单层老井、多层大井段井、新井新层、斜井及粉细砂岩井的应用效果。该工艺施工简单,周期短,防砂有效期长,适应性强,采液强度高,便于后期处理,综合效益较高。
管内外充填是当前砾石充填防砂技术的发展趋向,封隔高压一次充填正是这样的一种防砂技术。介绍了高压充填技术原理、工具结构及工作原理、施工程序,阐述了排量、压力等主要参数设计方法,介绍了在单层老井、多层大井段井、新井新层、斜井及粉细砂岩井的应用效果。该工艺施工简单,周期短,防砂有效期长,适应性强,采液强度高,便于后期处理,综合效益较高。
2001, 23(5): 71-73,8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21
摘要:
针对老油田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偏心分注水力声波解堵增注技术研究。介绍了该技术的组成、工艺原理、主要技术参数、技术特点及现场应用情况;叙述了主要配套工具PXSB - 115 - 2 5/12 0偏心水力声波发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现场应用结果证明:该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投资少、有效期长,是用于注水井解堵增注较经济有效的方法。
针对老油田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偏心分注水力声波解堵增注技术研究。介绍了该技术的组成、工艺原理、主要技术参数、技术特点及现场应用情况;叙述了主要配套工具PXSB - 115 - 2 5/12 0偏心水力声波发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现场应用结果证明:该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投资少、有效期长,是用于注水井解堵增注较经济有效的方法。
2001, 23(5): 74-77,8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22
摘要:
注水中的溶解氧不仅腐蚀管道和注水设备,而且会对油田开发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原石油部专门制定了相关规范,对目前使用的各类除氧方式在油田注水中的适应性进行分析。针对油田注水除氧主要采用的脱氧塔所存在的体积大、效率低、能耗高等缺点,提出了应用真空旋流水除氧装置取代现有设备,详细论述该项新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其在油田注水除氧工艺应用中的优势。
注水中的溶解氧不仅腐蚀管道和注水设备,而且会对油田开发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原石油部专门制定了相关规范,对目前使用的各类除氧方式在油田注水中的适应性进行分析。针对油田注水除氧主要采用的脱氧塔所存在的体积大、效率低、能耗高等缺点,提出了应用真空旋流水除氧装置取代现有设备,详细论述该项新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其在油田注水除氧工艺应用中的优势。
2001, 23(5): 77-7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23
摘要:
油田开发后期, 由于井液含水量增加及套管老化, 使套管的锈蚀日趋加剧。其锈蚀物与来自地层的细砂混凝在一起, 形成一种在井液中不易沉降的黑色油砂, 油砂进入抽油泵后会造成泵的严重磨损, 甚至卡泵。
油田开发后期, 由于井液含水量增加及套管老化, 使套管的锈蚀日趋加剧。其锈蚀物与来自地层的细砂混凝在一起, 形成一种在井液中不易沉降的黑色油砂, 油砂进入抽油泵后会造成泵的严重磨损, 甚至卡泵。
2001, 23(5): 79-80.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1.05.024
摘要:
通常, 无锚定封隔器的双向承压指标很低, 一般只能单向承压。为了提高双向承压指标, 并与胜利Y441E封隔器配套使用, 优化管柱设计, 研制了SLY341E液压封隔器。该工具与Y441E封隔器配套使用, 优化了油井分层卡封的管柱设计, 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通常, 无锚定封隔器的双向承压指标很低, 一般只能单向承压。为了提高双向承压指标, 并与胜利Y441E封隔器配套使用, 优化管柱设计, 研制了SLY341E液压封隔器。该工具与Y441E封隔器配套使用, 优化了油井分层卡封的管柱设计, 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