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20卷 第2期
1998, 20(2): 1-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01
摘要:
分析了声波时差资料的影响因素,介绍了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并根据有效应力定理,利用声波时差资料建立了地层岩石应力-应变关系的物理模型和压力计算的力学模型。计算过程为:1.利用声波时差测出声速;2.利用声速求出有效应力;3.利用密度测井方法计算出上覆岩层压力;4根据上覆岩层压力和有效应力求出地层孔隙压力。通过在塔里木盆地的大宛齐、羊塔克等地区的应用研究表明,预测粘度高,满足工程要求。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其最大特点是不需建立趋势线,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适用于连续和非连续沉积地层的压力评价需要。
分析了声波时差资料的影响因素,介绍了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并根据有效应力定理,利用声波时差资料建立了地层岩石应力-应变关系的物理模型和压力计算的力学模型。计算过程为:1.利用声波时差测出声速;2.利用声速求出有效应力;3.利用密度测井方法计算出上覆岩层压力;4根据上覆岩层压力和有效应力求出地层孔隙压力。通过在塔里木盆地的大宛齐、羊塔克等地区的应用研究表明,预测粘度高,满足工程要求。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其最大特点是不需建立趋势线,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适用于连续和非连续沉积地层的压力评价需要。
1998, 20(2): 6-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02
摘要:
地震钻前压力预测是利用地震的速度资料计算地层压力。根据压实原理,超压层或过压力层通常与高孔隙率伴生,因此也就与地震低速度异常相对应。利用地震方法预测超压层的存在并估算其压力,为钻井工程提供参考数据,这对无钻井资料可提供的新探区极为重要。文中对层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经验公式进行修正,并结合牙哈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了验证。
地震钻前压力预测是利用地震的速度资料计算地层压力。根据压实原理,超压层或过压力层通常与高孔隙率伴生,因此也就与地震低速度异常相对应。利用地震方法预测超压层的存在并估算其压力,为钻井工程提供参考数据,这对无钻井资料可提供的新探区极为重要。文中对层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经验公式进行修正,并结合牙哈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了验证。
1998, 20(2): 9-13.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03
摘要:
英科1井是1口井深6406m,含有多层高压盐水层,地层压力高达140~150MPa的超高压科学探索井。该井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英吉沙背斜构造上,地层条件相当复杂,属于山前构造带,也应力异常,用常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预测的精度低。本文就地应力异常对地层压力预测的影响进行了修正,运用修正的dc指数法提高了英科1井地层压力预测的精度。同时,通过对PDC钻头钻速模式的试验研究,证明PDC钻头的资料可以用来进行地层压力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及时、合理地调整钻井液密度,比较顺利地钻过了近百层高压盐水层和膏泥岩地层,减少了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的发生。在该构造上第一次成功地完成了1口超高压深井。
英科1井是1口井深6406m,含有多层高压盐水层,地层压力高达140~150MPa的超高压科学探索井。该井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英吉沙背斜构造上,地层条件相当复杂,属于山前构造带,也应力异常,用常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预测的精度低。本文就地应力异常对地层压力预测的影响进行了修正,运用修正的dc指数法提高了英科1井地层压力预测的精度。同时,通过对PDC钻头钻速模式的试验研究,证明PDC钻头的资料可以用来进行地层压力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及时、合理地调整钻井液密度,比较顺利地钻过了近百层高压盐水层和膏泥岩地层,减少了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的发生。在该构造上第一次成功地完成了1口超高压深井。
1998, 20(2): 14-1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04
摘要:
介绍了地震速度预测地层压力的原理,详细论述了地震层速度的求取方法及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地震速度与VSP测井资料、常规测井资料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利用地震层速度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并通过实际验证,进一步提高了其预测精度。
介绍了地震速度预测地层压力的原理,详细论述了地震层速度的求取方法及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地震速度与VSP测井资料、常规测井资料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利用地震层速度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并通过实际验证,进一步提高了其预测精度。
1998, 20(2): 18-2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05
摘要:
开展了利用测井资料进行钻头造型方面的研究,文中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资料统计,建立了地层岩石声波时差与岩石可钻性关系模型。利用该模型并结合新疆塔西南巴楚地区地震、地质、测井及钻井资料进行钻头合理选型,得出了该地区初步钻头造型结果,并在现场进行初步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利用测井资料选择钻头,是钻头合理造型的一项新技术。
开展了利用测井资料进行钻头造型方面的研究,文中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资料统计,建立了地层岩石声波时差与岩石可钻性关系模型。利用该模型并结合新疆塔西南巴楚地区地震、地质、测井及钻井资料进行钻头合理选型,得出了该地区初步钻头造型结果,并在现场进行初步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利用测井资料选择钻头,是钻头合理造型的一项新技术。
1998, 20(2): 22-2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06
摘要:
进入开发后期的任丘古潜山油藏,地下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中论述了将原?444.5mm×?241.3mm的钻头程序和?339.7mm×?177.8mm的套管程序,改变为?444.5mm×?216mm的钻头程序和?339.7mm×?139.7mm的套管程序的设想。1997年实施了6口井,3口直井与原方案比较,平均机械钻述提高3.18m/h,平均钻井周期缩短10d,平均建井周期缩短12.5d。在可钻性较差的潜山井段,采用了美国休斯公司和瑞德公司的小直径三牙轮钻头,与研磨型钻头相比,平均每口井少用钻头4.6只,平均机械钻速提高1.16m/h(6.1倍),钻井周期减少12.07d,钻头成本减少2816元/m,平均潜山段成本减少12950元/m。在实施的6口井中,节约套管252.1t,价值209.24万元,在钻井液和环保方面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进入开发后期的任丘古潜山油藏,地下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中论述了将原?444.5mm×?241.3mm的钻头程序和?339.7mm×?177.8mm的套管程序,改变为?444.5mm×?216mm的钻头程序和?339.7mm×?139.7mm的套管程序的设想。1997年实施了6口井,3口直井与原方案比较,平均机械钻述提高3.18m/h,平均钻井周期缩短10d,平均建井周期缩短12.5d。在可钻性较差的潜山井段,采用了美国休斯公司和瑞德公司的小直径三牙轮钻头,与研磨型钻头相比,平均每口井少用钻头4.6只,平均机械钻速提高1.16m/h(6.1倍),钻井周期减少12.07d,钻头成本减少2816元/m,平均潜山段成本减少12950元/m。在实施的6口井中,节约套管252.1t,价值209.24万元,在钻井液和环保方面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8, 20(2): 27-30.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07
摘要:
介绍了旋冲钻井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液动冲击钻具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性能测试、参数匹配进行了详细论述。实践证明,冲击和旋转联合作用的砂岩效果同纯旋转钻井相比,效率可提高40%~49.8%,中硬以上地层使用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可降低钻井成本,提高井身质量,减少井下事故。在软地层中,可通过调节冲击钻具的性能参数,适当提高转数、冲击频率,同样可提高机械钻速。
介绍了旋冲钻井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液动冲击钻具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性能测试、参数匹配进行了详细论述。实践证明,冲击和旋转联合作用的砂岩效果同纯旋转钻井相比,效率可提高40%~49.8%,中硬以上地层使用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可降低钻井成本,提高井身质量,减少井下事故。在软地层中,可通过调节冲击钻具的性能参数,适当提高转数、冲击频率,同样可提高机械钻速。
1998, 20(2): 31-3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08
摘要:
官50-9KH井是目前国内第一口独立设计、独立施工完成的在?139.7mm套管内开窗侧钻的小井眼侧钻水平井。重点介绍了斜向器开窗工艺技术,并指出了段铣开窗工艺的不足。经多次调整钻井参数,最终在?118mm井眼完成水平井段长度138.83m,钻穿油层136.83m,最大井斜角88.8°,井底闭合方位231.08°,水平最大偏离设计线2.1m,水平段最大垂深偏差0.66m。指出了施工中遇到的10个问题,并得出在?139.7mm套管内使用斜向器开窗优于段铣开窗的结论。
官50-9KH井是目前国内第一口独立设计、独立施工完成的在?139.7mm套管内开窗侧钻的小井眼侧钻水平井。重点介绍了斜向器开窗工艺技术,并指出了段铣开窗工艺的不足。经多次调整钻井参数,最终在?118mm井眼完成水平井段长度138.83m,钻穿油层136.83m,最大井斜角88.8°,井底闭合方位231.08°,水平最大偏离设计线2.1m,水平段最大垂深偏差0.66m。指出了施工中遇到的10个问题,并得出在?139.7mm套管内使用斜向器开窗优于段铣开窗的结论。
1998, 20(2): 36-3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09
摘要:
胜利油田经过30多年的注水开发,老区地下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综合含水不断上升,使密闭取心效果越来越差,直接影响到增产挖潜措施的制定。从1995年开始,对特高含水、特高渗透率、特疏松地层进行密闭取心技术攻关,将保形取心工具和密闭取心工具合二为一,组成新的保形密闭取心工具。采用防钻井液污染岩心的取心钻头、优质WHC-3密闭液、优质钻井液和平衡压力钻井技术等措施,试验7口井,取心进尺485.10m,岩心收获率93.77%;累计分析取样2131块,岩心密闭率达到85%,对开发后期残余油饱和度与驱油效率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以及油层物性、孔隙结构及其它地层物理特征变化规律有较好的认识,从而为增产挖潜、改善水驱效果提供了地质依据。
胜利油田经过30多年的注水开发,老区地下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综合含水不断上升,使密闭取心效果越来越差,直接影响到增产挖潜措施的制定。从1995年开始,对特高含水、特高渗透率、特疏松地层进行密闭取心技术攻关,将保形取心工具和密闭取心工具合二为一,组成新的保形密闭取心工具。采用防钻井液污染岩心的取心钻头、优质WHC-3密闭液、优质钻井液和平衡压力钻井技术等措施,试验7口井,取心进尺485.10m,岩心收获率93.77%;累计分析取样2131块,岩心密闭率达到85%,对开发后期残余油饱和度与驱油效率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以及油层物性、孔隙结构及其它地层物理特征变化规律有较好的认识,从而为增产挖潜、改善水驱效果提供了地质依据。
1998, 20(2): 39-4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10
摘要:
尾管固井最大的缺点就是要钻水泥塞,为此,辽河石油勘探局钻井一公司和华北油田钻井研究院合作,进行碰压固尾管工艺的研究和深井现场试验,达到了固尾管后不留水泥塞的目的。文中介绍了尾管悬挂器的改进和碰压固尾管工艺,认为悬挂装置挂得住、倒得开、大小胶塞组合好、密封套密封好、能顺利提出,是碰压固尾管成败的关键;小钻杆通径、称重、测扭矩、计算收缩距等是成功的保证。
尾管固井最大的缺点就是要钻水泥塞,为此,辽河石油勘探局钻井一公司和华北油田钻井研究院合作,进行碰压固尾管工艺的研究和深井现场试验,达到了固尾管后不留水泥塞的目的。文中介绍了尾管悬挂器的改进和碰压固尾管工艺,认为悬挂装置挂得住、倒得开、大小胶塞组合好、密封套密封好、能顺利提出,是碰压固尾管成败的关键;小钻杆通径、称重、测扭矩、计算收缩距等是成功的保证。
1998, 20(2): 42-4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11
摘要:
吐哈巴喀油田地层压力低、易垮塌、井底温度低,固井时易诱发井漏,污染油气层;水泥凝固时间长,强度发展慢;候凝时加不上回压,固井后管外冒油冒气。经室内试验,优选出低密度导浆、缓凝水泥浆和速凝水泥浆的三凝水泥浆配方体系,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经12井次试验,未发生井漏、憋泵、管外冒油气现象。技术套管固井优质率83.3%,油层套管固井优质率100%,分别比试验前提高了47.7和48.8个百分点,不仅提高了固井质量,更重要的是防止了产层的污染。
吐哈巴喀油田地层压力低、易垮塌、井底温度低,固井时易诱发井漏,污染油气层;水泥凝固时间长,强度发展慢;候凝时加不上回压,固井后管外冒油冒气。经室内试验,优选出低密度导浆、缓凝水泥浆和速凝水泥浆的三凝水泥浆配方体系,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经12井次试验,未发生井漏、憋泵、管外冒油气现象。技术套管固井优质率83.3%,油层套管固井优质率100%,分别比试验前提高了47.7和48.8个百分点,不仅提高了固井质量,更重要的是防止了产层的污染。
1998, 20(2): 46-50.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12
摘要:
针对水基水泥浆在石油钻采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油基水泥浆的组成及性能。油基水泥浆遇油不凝、遇水快速凝固的特性使其在稳油控水、保护油层、提高采收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整理和分析了聚合物及油基超细水泥浆在美国KANSAS州HAYS地区堵水的应用情况。
针对水基水泥浆在石油钻采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油基水泥浆的组成及性能。油基水泥浆遇油不凝、遇水快速凝固的特性使其在稳油控水、保护油层、提高采收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整理和分析了聚合物及油基超细水泥浆在美国KANSAS州HAYS地区堵水的应用情况。
1998, 20(2): 51-52.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13
摘要:
随着油田的勘探开发,地下状况越来越复杂,对固井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成功地固好一口井,必须实时监测固井施工过程中的瞬时流量、压力及水泥浆密度,并将监测的数据存贮下来,作为固井施工事后分析,为进一步优化固井设计提供依据。
随着油田的勘探开发,地下状况越来越复杂,对固井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成功地固好一口井,必须实时监测固井施工过程中的瞬时流量、压力及水泥浆密度,并将监测的数据存贮下来,作为固井施工事后分析,为进一步优化固井设计提供依据。
1998, 20(2): 53-5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14
摘要:
随着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因产层部位套管严重损坏,产层坍塌砂埋或井内有落物等,造成无法再进行正常生产的井逐年增多。在这些井中,?139. 7m m油层套管完井的就占60%以上。
随着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因产层部位套管严重损坏,产层坍塌砂埋或井内有落物等,造成无法再进行正常生产的井逐年增多。在这些井中,?139. 7m m油层套管完井的就占60%以上。
1998, 20(2): 55-5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15
摘要:
研究了电缆及电热杆油井温度场分布。提出利用简便、易行的热阻热容算式取代传统使用的有限差分法来离散建立的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中,综合考虑了热传导、对流换热、热辐射等传热方式,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导热系数、液体密度、比热等热物性参数当作变量处理。结合油田矿场1口油井实例,模拟出了油井的温度分布,确定了蜡凝固点的位置,优选出了自控电缆的功率大小及下入深度。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比较吻合。
研究了电缆及电热杆油井温度场分布。提出利用简便、易行的热阻热容算式取代传统使用的有限差分法来离散建立的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中,综合考虑了热传导、对流换热、热辐射等传热方式,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导热系数、液体密度、比热等热物性参数当作变量处理。结合油田矿场1口油井实例,模拟出了油井的温度分布,确定了蜡凝固点的位置,优选出了自控电缆的功率大小及下入深度。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比较吻合。
1998, 20(2): 60-62.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16
摘要:
为预测喷射泵排出口回压的变化对工作特性的影响,根据喷射泵在一般条件的工作特性方程,导出了排出口回压敏感性参数X的计算表达式,绘制了回压敏感性曲线,并与布朗(Brown)的简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摩擦损失系数和密度比对回压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布朗的简化方法在无因次流量比M较低的条件下准确度较好;摩擦损失系数和密度比对回压敏感性的影响很大。
为预测喷射泵排出口回压的变化对工作特性的影响,根据喷射泵在一般条件的工作特性方程,导出了排出口回压敏感性参数X的计算表达式,绘制了回压敏感性曲线,并与布朗(Brown)的简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摩擦损失系数和密度比对回压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布朗的简化方法在无因次流量比M较低的条件下准确度较好;摩擦损失系数和密度比对回压敏感性的影响很大。
1998, 20(2): 63-66,7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17
摘要:
提供了一种计算斜井流压和井筒中压力分布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把斜井修正成直井,然后应用三段法,依据环空及井筒的流体特性多数和井柱及地层参数计算出井筒压力分布和流压,模型求解采用迭代法。通过11口井的实际应用,所得结果合理可靠,可以用来指导动态分析和共合理工作制度的选取。
提供了一种计算斜井流压和井筒中压力分布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把斜井修正成直井,然后应用三段法,依据环空及井筒的流体特性多数和井柱及地层参数计算出井筒压力分布和流压,模型求解采用迭代法。通过11口井的实际应用,所得结果合理可靠,可以用来指导动态分析和共合理工作制度的选取。
1998, 20(2): 67-7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18
摘要:
介绍了聚合物驱分层注入工艺技术,该技术主要是解决由笼统注入方式而导致的层间矛盾及利用常规分层配水工艺配注聚合物而出现的剪切降解问题。它主要是通过双管分注管柱来满足聚合物的分注和洗井需要,既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小聚合物流经水咀时造成的剪切降解及铁离子的伤害,又可使射孔井段以上套管不承受高压,同时实现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聚合物的分层定量注入,分层注入量可在地面控制,计量既简便、直观、准确,又减少了传统分层测试的劳动强度,并能较好地解决由于笼统注入方式导致的层间干扰问题。并通过现场试验论述了该项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
介绍了聚合物驱分层注入工艺技术,该技术主要是解决由笼统注入方式而导致的层间矛盾及利用常规分层配水工艺配注聚合物而出现的剪切降解问题。它主要是通过双管分注管柱来满足聚合物的分注和洗井需要,既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小聚合物流经水咀时造成的剪切降解及铁离子的伤害,又可使射孔井段以上套管不承受高压,同时实现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聚合物的分层定量注入,分层注入量可在地面控制,计量既简便、直观、准确,又减少了传统分层测试的劳动强度,并能较好地解决由于笼统注入方式导致的层间干扰问题。并通过现场试验论述了该项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
1998, 20(2): 72-76,10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19
摘要:
毛细管测压技术是以氮气作压力传递介质,将井下压力传递到地面,在地面完成压力的测试,再将所测压力推算至井下测压深度处压力的一种测压技术。该技术具有测压精度高、井下部分结构简单、地面部分工作寿命长且易于检修的特点,能够完成各种稳定试井和不稳定试井工作,适用于直井、斜井、水平井和稠油热采井的单层测试和分层测试,满足机械采油和自喷采油不停产进行测试的要求,更适合海上油田使用。
毛细管测压技术是以氮气作压力传递介质,将井下压力传递到地面,在地面完成压力的测试,再将所测压力推算至井下测压深度处压力的一种测压技术。该技术具有测压精度高、井下部分结构简单、地面部分工作寿命长且易于检修的特点,能够完成各种稳定试井和不稳定试井工作,适用于直井、斜井、水平井和稠油热采井的单层测试和分层测试,满足机械采油和自喷采油不停产进行测试的要求,更适合海上油田使用。
1998, 20(2): 77-7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20
摘要:
油井正常生产过程中,常伴随有粘土或粉细砂粒与粘土混合物产出,这些物质或沉积于井筒之中掩埋生产层段,或呈悬浮状悬浮于产出液中,造成深井泵卡泵和频繁修井。对此类地层出砂,用常规的防砂方法往往难以奏效,为此,根据氟硼酸酸化的特殊机理,研究了一种氟硼酸防砂技术,并在2口出砂井进行了试验,见到了较好的防砂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油井正常生产过程中,常伴随有粘土或粉细砂粒与粘土混合物产出,这些物质或沉积于井筒之中掩埋生产层段,或呈悬浮状悬浮于产出液中,造成深井泵卡泵和频繁修井。对此类地层出砂,用常规的防砂方法往往难以奏效,为此,根据氟硼酸酸化的特殊机理,研究了一种氟硼酸防砂技术,并在2口出砂井进行了试验,见到了较好的防砂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998, 20(2): 80-83.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21
摘要:
针对二连油田水力泵采油方式在油田开发后期出现的诸如因含水上升、细分层系、井数增加造成的动力液处理量增加、系统能力不足、老化油处理困难以及地下油藏动态监测不清等问题,在不考虑水基动力液及闭式系统的情况下,试验研究了老区水力泵井转换采油方式的多种技术工艺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工艺流程,实施抽油机井水力喷射进系统工艺、双管掺水工艺流程、螺杆泵井喷射进系统等技术,逐步克服了以上问题,为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针对二连油田水力泵采油方式在油田开发后期出现的诸如因含水上升、细分层系、井数增加造成的动力液处理量增加、系统能力不足、老化油处理困难以及地下油藏动态监测不清等问题,在不考虑水基动力液及闭式系统的情况下,试验研究了老区水力泵井转换采油方式的多种技术工艺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工艺流程,实施抽油机井水力喷射进系统工艺、双管掺水工艺流程、螺杆泵井喷射进系统等技术,逐步克服了以上问题,为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1998, 20(2): 84-8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22
摘要:
介绍一种适应拉油生产的分散小断块油田的组合式油水分离系统,即简易脱水装置,它集离子极化、表面吸附、聚结和膜分离技术于一体,来实现原油简易脱水和污水处理,具有高效、价廉、管理方便、操作简单、便于安装、不需化学药剂等特点,是采用全物理方法的油水分离设备和含油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原油接近成品油含水,污水达到油田注水水质标准,实现了产出污水就地回注,现场应用后既节约拉油费用又节省水费支出,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介绍一种适应拉油生产的分散小断块油田的组合式油水分离系统,即简易脱水装置,它集离子极化、表面吸附、聚结和膜分离技术于一体,来实现原油简易脱水和污水处理,具有高效、价廉、管理方便、操作简单、便于安装、不需化学药剂等特点,是采用全物理方法的油水分离设备和含油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原油接近成品油含水,污水达到油田注水水质标准,实现了产出污水就地回注,现场应用后既节约拉油费用又节省水费支出,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1998, 20(2): 88-90.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23
摘要:
螺杆泵采油中,转速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泵的效率和寿命,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工况、不同的泵结构参数以及泵的不同使用时期下,对泵的特性有不同的要求,那么转速也就有不同的选取,如果选择不合理,螺杆泵的高效节能的优点就发挥不出来。对影响螺杆泵转速选取的几个重要因素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对螺杆泵的设计和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螺杆泵采油中,转速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泵的效率和寿命,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工况、不同的泵结构参数以及泵的不同使用时期下,对泵的特性有不同的要求,那么转速也就有不同的选取,如果选择不合理,螺杆泵的高效节能的优点就发挥不出来。对影响螺杆泵转速选取的几个重要因素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对螺杆泵的设计和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98, 20(2): 91-93.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24
摘要:
单井流量计量装置是为解决串联油井的单井量油而研究的,该装置由量油器、记录仪表及管阀附件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油、气、水混合物中的油、水液流量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并加以记录,从而测量出单井的日产液量。重复性好,不受原油物性及含杂质的影响,适合抽油机脉动流态。在现场通过10口井的应用,它较好的解决了串联油井计量问题,能够保证油井稳定生产,提高油井生产时效,并为油井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单井流量计量装置是为解决串联油井的单井量油而研究的,该装置由量油器、记录仪表及管阀附件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油、气、水混合物中的油、水液流量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并加以记录,从而测量出单井的日产液量。重复性好,不受原油物性及含杂质的影响,适合抽油机脉动流态。在现场通过10口井的应用,它较好的解决了串联油井计量问题,能够保证油井稳定生产,提高油井生产时效,并为油井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1998, 20(2): 94-9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25
摘要:
提出了气井排液的一条新思路,即利用超声波雾化原理结合采气工艺中的临界流速理论,推导出一个新的声波振动频率与临界流速的关系式,从而建立起实用的确定超声波换能器声振动频率范围的图版,验证了超声雾化应用于气井排液的可行性,为设计专门应用于气井排液的超声雾化器奠定了理论基础。
提出了气井排液的一条新思路,即利用超声波雾化原理结合采气工艺中的临界流速理论,推导出一个新的声波振动频率与临界流速的关系式,从而建立起实用的确定超声波换能器声振动频率范围的图版,验证了超声雾化应用于气井排液的可行性,为设计专门应用于气井排液的超声雾化器奠定了理论基础。
1998, 20(2): 97-9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26
摘要:
污水对聚合物的粘度影响极大,直接关系到注聚合物工程的驱油效果和经济效益。根据现场和室内的试验,提出了污水中的含油、杂质、二价铁和污水处理中使用的絮凝剂(带正电)是影响聚合物粘度的主要因素,并确定了蒙古林注聚合物试验条件下的水质标准。
污水对聚合物的粘度影响极大,直接关系到注聚合物工程的驱油效果和经济效益。根据现场和室内的试验,提出了污水中的含油、杂质、二价铁和污水处理中使用的絮凝剂(带正电)是影响聚合物粘度的主要因素,并确定了蒙古林注聚合物试验条件下的水质标准。
1998, 20(2): 100-10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27
摘要:
脉动注水是使注水井降压增注,使连通的产油井含水下降的工艺技术。吉林油田针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过程普遍存在的注水井注入压力逐年递增,吸水能力逐年变差,油井含水也随着产液量的增加而增大的实际情况,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研制出井下脉动器,在原注入管柱的基础上,应用注水井自身的能量来长期振动处理油层,以达到注水井降压增注、连通油井含水下降的实施效果。
脉动注水是使注水井降压增注,使连通的产油井含水下降的工艺技术。吉林油田针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过程普遍存在的注水井注入压力逐年递增,吸水能力逐年变差,油井含水也随着产液量的增加而增大的实际情况,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研制出井下脉动器,在原注入管柱的基础上,应用注水井自身的能量来长期振动处理油层,以达到注水井降压增注、连通油井含水下降的实施效果。
1998, 20(2): 102-103.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28
摘要:
油田污水处理,目前主要采用加药、除油、沉降、过滤的方法,使水质达标。污水进入除油罐、缓冲沉降罐后,油上浮进收油槽回收,水中机杂、油泥等下沉于罐底,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罐底污泥越积越厚,采用底排污法,使部分污泥水进入干化场,过滤后将悬浮物含量在60mg/L以上的污水由污水池经提升泵送至一级沉油罐重新进行处理,这种作法使部分悬浮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造成恶性循环,既增加处理成本,也影响水质的进一步提高,而且,遗留在干化场的污泥无处可放,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站内外的环境污染。
油田污水处理,目前主要采用加药、除油、沉降、过滤的方法,使水质达标。污水进入除油罐、缓冲沉降罐后,油上浮进收油槽回收,水中机杂、油泥等下沉于罐底,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罐底污泥越积越厚,采用底排污法,使部分污泥水进入干化场,过滤后将悬浮物含量在60mg/L以上的污水由污水池经提升泵送至一级沉油罐重新进行处理,这种作法使部分悬浮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造成恶性循环,既增加处理成本,也影响水质的进一步提高,而且,遗留在干化场的污泥无处可放,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站内外的环境污染。
1998, 20(2): 104-10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29
摘要:
针对稠油疏松地层出砂这个间题,各油田都在想方设法来提高防砂效果,防砂是这类油藏正常生产的一种必要手段。
针对稠油疏松地层出砂这个间题,各油田都在想方设法来提高防砂效果,防砂是这类油藏正常生产的一种必要手段。
1998, 20(2): 106-10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30
摘要:
动液面测试不仅可确定抽油机的沉没度,而且可判断地层供液能力的变化。在低于饱和压力的情况下,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然气在环空某一高度开始从油中分离,产生大量泡沫而形成泡沫段,从而影响动液面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油气比大的油井,影响更加明显。
动液面测试不仅可确定抽油机的沉没度,而且可判断地层供液能力的变化。在低于饱和压力的情况下,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然气在环空某一高度开始从油中分离,产生大量泡沫而形成泡沫段,从而影响动液面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油气比大的油井,影响更加明显。
1998, 20(2): 108-10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8.02.031
摘要:
水力活塞泵采油到了后期暴露出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对注水见效的井,水力活塞泵能正常生产,也可转为其它采油方式生产;对注水不见效的井,地层流动压力逐渐降低,造成水力活塞泵泵效降低,严重时泵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鳖泵,致使换泵频繁,经济效益越来越差。
水力活塞泵采油到了后期暴露出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对注水见效的井,水力活塞泵能正常生产,也可转为其它采油方式生产;对注水不见效的井,地层流动压力逐渐降低,造成水力活塞泵泵效降低,严重时泵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鳖泵,致使换泵频繁,经济效益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