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 17卷 第6期
1995, 17(6): 1-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01
摘要:
常规防斜钻具要求小钻压或带有多个稳定器,因而钻速低,且易发生事故。新的防斜技术──光钻铤加压防斜,除具有常规防斜钻具的钟摆力和惯性离心力外,还有动态轴向附加力。新的防斜理论认为,增加钻压引起钻柱屈曲,保持钻柱涡动,有井斜时使钻柱产生周期性变化的轴向附加力,无井斜时轴向附加力消失。轴向附加力给钻头与地层的接触增加一个周期性附加分量,改变了钻头的破岩速率和方向,所以轴向附加力具有防斜和纠斜的作用,而绝不会增斜。新的光钻铤加压防斜技术,在塔西南地区试验取得极好效果。
常规防斜钻具要求小钻压或带有多个稳定器,因而钻速低,且易发生事故。新的防斜技术──光钻铤加压防斜,除具有常规防斜钻具的钟摆力和惯性离心力外,还有动态轴向附加力。新的防斜理论认为,增加钻压引起钻柱屈曲,保持钻柱涡动,有井斜时使钻柱产生周期性变化的轴向附加力,无井斜时轴向附加力消失。轴向附加力给钻头与地层的接触增加一个周期性附加分量,改变了钻头的破岩速率和方向,所以轴向附加力具有防斜和纠斜的作用,而绝不会增斜。新的光钻铤加压防斜技术,在塔西南地区试验取得极好效果。
1995, 17(6): 7-12,2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02
摘要:
定向斜井井眼轨迹种类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二次抛物线型和双扭曲线型两种。二次抛物线型开眼轨迹的优点是:开眼轨迹光滑,可加钻压大,机械钻速高,建井周期接近在井;进入油层的井外角为30°~60°,产量大约为直井的1.20~1.65倍;采油时抽油杆摩阻小,防止断脱,抽油机载荷小;井斜角增量可大部分集中到产层部位,有利于提高泵效和加深泵挂。双扭曲线型井眼轨迹的两个曲率中心分别在井眼轴线的两侧,出现两个拐点,所以无论从钻井工艺、采油工艺,还是油井产量考察,都没有二次抛物线类井眼轨迹优越。
定向斜井井眼轨迹种类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二次抛物线型和双扭曲线型两种。二次抛物线型开眼轨迹的优点是:开眼轨迹光滑,可加钻压大,机械钻速高,建井周期接近在井;进入油层的井外角为30°~60°,产量大约为直井的1.20~1.65倍;采油时抽油杆摩阻小,防止断脱,抽油机载荷小;井斜角增量可大部分集中到产层部位,有利于提高泵效和加深泵挂。双扭曲线型井眼轨迹的两个曲率中心分别在井眼轴线的两侧,出现两个拐点,所以无论从钻井工艺、采油工艺,还是油井产量考察,都没有二次抛物线类井眼轨迹优越。
1995, 17(6): 13-1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03
摘要:
根据国家"八五"攻关短半径水平开工具工工艺研究专题,柔性钻具的研究是其中之一。此项研究工作是由大港石油管理局定向井公司和钻采工艺研究院联合进行的。通过方案论证,认为柔性钻具的设计采用割缝形式强度低。这种工具研究的核心是在保证曲率半径6~12m范围内,重点研究如何提高柔性管的强度。其技术关键是,如何确定割缝形状,选择何种钢材、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及焊接工艺等,保证工具柔中有刚。通过室内拉、扭及拉扭综合试验,使柔性钻杆达到设计要求。
根据国家"八五"攻关短半径水平开工具工工艺研究专题,柔性钻具的研究是其中之一。此项研究工作是由大港石油管理局定向井公司和钻采工艺研究院联合进行的。通过方案论证,认为柔性钻具的设计采用割缝形式强度低。这种工具研究的核心是在保证曲率半径6~12m范围内,重点研究如何提高柔性管的强度。其技术关键是,如何确定割缝形状,选择何种钢材、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及焊接工艺等,保证工具柔中有刚。通过室内拉、扭及拉扭综合试验,使柔性钻杆达到设计要求。
1995, 17(6): 19-2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04
摘要:
井底清岩和切削齿冷却是PDC钻头水力学的突出问题,给出了PDC钻头井底流动、传热的数学模型,并借助泥沙运动力学,根据Maye-Peter公式,由速度场定量计算井底各处可能带走岩屑量的分布,以此来评价清岩能力。较全面地提出了PDC钻头井底流动、传热和清岩的计算机模拟原理和技术方法,可用于了解PDC钻头井底的水力作用效果.改进和完善PDC钻头的水力结构。
井底清岩和切削齿冷却是PDC钻头水力学的突出问题,给出了PDC钻头井底流动、传热的数学模型,并借助泥沙运动力学,根据Maye-Peter公式,由速度场定量计算井底各处可能带走岩屑量的分布,以此来评价清岩能力。较全面地提出了PDC钻头井底流动、传热和清岩的计算机模拟原理和技术方法,可用于了解PDC钻头井底的水力作用效果.改进和完善PDC钻头的水力结构。
1995, 17(6): 25-27,3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05
摘要:
离井底较远的上部井眼受力分析可简化为平面应力。离井底较近时,由于"端面开挖效应"就是三维力学问题,对此目前尚无解析解。通过实验,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地下双向水平应力相同时,水平应力同步增大或减小,对井底地带的稳定性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双向水平应力不同时,随着差异的增大,井底岩石各向异性程度增大,钻头向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漂移趋势增强。
离井底较远的上部井眼受力分析可简化为平面应力。离井底较近时,由于"端面开挖效应"就是三维力学问题,对此目前尚无解析解。通过实验,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地下双向水平应力相同时,水平应力同步增大或减小,对井底地带的稳定性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双向水平应力不同时,随着差异的增大,井底岩石各向异性程度增大,钻头向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漂移趋势增强。
1995, 17(6): 28-32.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06
摘要:
荆丘地区为了防止2750~3000m膏盐地层塑性蠕动挤毁套管,采用了双层组合套管新工艺。根据地层岩性和双层组合套管施工的特点,要求钻井液防卡、防塌及抗电介质污染。为此选用了PAC141-NPAN-SMP聚合物防塌钻井液体系。钻进中用液体润滑剂,完井时用固体润滑剂塑料小球;防塌剂用SBI-1。施工13口井,均未发生过压差卡钻;除2口井在上部地层因未灌浆井塌外,其它都未发生过井塌;一次电测成功率达84.6%;对油层还有保护作用。与32口井深相当的对比井相比,一次电测成功率提高31.5个百分点,处理复杂情况和事故时间减少9.6个百分点,钻井周期缩短35.47%,建井周期缩短28.44%。
荆丘地区为了防止2750~3000m膏盐地层塑性蠕动挤毁套管,采用了双层组合套管新工艺。根据地层岩性和双层组合套管施工的特点,要求钻井液防卡、防塌及抗电介质污染。为此选用了PAC141-NPAN-SMP聚合物防塌钻井液体系。钻进中用液体润滑剂,完井时用固体润滑剂塑料小球;防塌剂用SBI-1。施工13口井,均未发生过压差卡钻;除2口井在上部地层因未灌浆井塌外,其它都未发生过井塌;一次电测成功率达84.6%;对油层还有保护作用。与32口井深相当的对比井相比,一次电测成功率提高31.5个百分点,处理复杂情况和事故时间减少9.6个百分点,钻井周期缩短35.47%,建井周期缩短28.44%。
1995, 17(6): 33-3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07
摘要:
在套管损坏井中,有的能在原套管(或已取出一部分)内下入新套管重新封固。若按照常规下套管后再注水泥,由于环形间隙小,施工难度大,难以保证固井质量。若将水泥浆先注入井中,再将下端封闭的套管下入井内,把水泥浆挤入环形空间,就能保证环空有饱满的水泥浆。该技术除选好井外,关键是调配水泥浆性能和估算封固高度。经长庆油田几口井的施工,封团高度400~600m,施工顺利,封固质量优良。
在套管损坏井中,有的能在原套管(或已取出一部分)内下入新套管重新封固。若按照常规下套管后再注水泥,由于环形间隙小,施工难度大,难以保证固井质量。若将水泥浆先注入井中,再将下端封闭的套管下入井内,把水泥浆挤入环形空间,就能保证环空有饱满的水泥浆。该技术除选好井外,关键是调配水泥浆性能和估算封固高度。经长庆油田几口井的施工,封团高度400~600m,施工顺利,封固质量优良。
1995, 17(6): 38-42,4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08
摘要:
吐哈油田为解决长封固段固井质量问题,研制出SNC(减轻剂)+SEP-1(膨胀剂)低密度、高强度油井水泥。经现场7口井试验,未发生井漏、憋泵、低返等问题,质量全优,大大提高了固井质量。实践证明,SNC可防漏、防塌和保护油气层;SEP-1可大大降低析水,可补偿水泥凝固时体积的收缩,增加水泥石强度30%~50%。两种外加剂联合使用,可配成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由于加大了水灰此,一方面加大了水泥浆的紊流程度,提高了顶替效率;另一方面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了国井成本。SEP-1单独使用,可配成高密度水泥浆。
吐哈油田为解决长封固段固井质量问题,研制出SNC(减轻剂)+SEP-1(膨胀剂)低密度、高强度油井水泥。经现场7口井试验,未发生井漏、憋泵、低返等问题,质量全优,大大提高了固井质量。实践证明,SNC可防漏、防塌和保护油气层;SEP-1可大大降低析水,可补偿水泥凝固时体积的收缩,增加水泥石强度30%~50%。两种外加剂联合使用,可配成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由于加大了水灰此,一方面加大了水泥浆的紊流程度,提高了顶替效率;另一方面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了国井成本。SEP-1单独使用,可配成高密度水泥浆。
1995, 17(6): 43-4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09
摘要:
美国Unocal公司在泰国湾钻生产井已有10多年的历史,钻生产井560多口。钻井中采用了10项高新技术,创造了完成一口3272m的井仅用3.81d的世界纪录;将每口井成本由原来的500多万美元降低到128万美元,为我国海上和陆上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美国Unocal公司在泰国湾钻生产井已有10多年的历史,钻生产井560多口。钻井中采用了10项高新技术,创造了完成一口3272m的井仅用3.81d的世界纪录;将每口井成本由原来的500多万美元降低到128万美元,为我国海上和陆上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95, 17(6): 49-50.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10
摘要:
1995年6月28~30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召开的1995年国际钻井技术研讨会上,各国钻井技术专家介绍了钻井技术发展状况,从中了解到目前国际钻井技术发展趋势,现整理出来供各位读者参考。
1995年6月28~30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召开的1995年国际钻井技术研讨会上,各国钻井技术专家介绍了钻井技术发展状况,从中了解到目前国际钻井技术发展趋势,现整理出来供各位读者参考。
1995, 17(6): 51-52.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11
摘要:
沸石是一种新型的水泥外加剂,具有优越的吸附、离子交换和耐酸耐热等性能。本试验按照API标准,对沸石水泥的失水、游离水、密度、试件强度等性能进行了室内研究,认为沸石在油井水泥中具有应用前景。
沸石是一种新型的水泥外加剂,具有优越的吸附、离子交换和耐酸耐热等性能。本试验按照API标准,对沸石水泥的失水、游离水、密度、试件强度等性能进行了室内研究,认为沸石在油井水泥中具有应用前景。
1995, 17(6): 53-5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12
摘要:
油层套管内测声幅遇阻,往往需上小钻杆通井,费工费时,延长了建井周期,降低了整体经济效益。因此,解决声幅遇阻问题已刻不容缓。通过对声幅遇阻井的分析,找出了遇阻的原因.并结合大量室内试验,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技术措施。1994年经51口井应用,测声幅一次成功的49口井,一次成功率由1993年的72.7%上升到96.8%,提高24.1个百分点,取得了显著效果。
油层套管内测声幅遇阻,往往需上小钻杆通井,费工费时,延长了建井周期,降低了整体经济效益。因此,解决声幅遇阻问题已刻不容缓。通过对声幅遇阻井的分析,找出了遇阻的原因.并结合大量室内试验,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技术措施。1994年经51口井应用,测声幅一次成功的49口井,一次成功率由1993年的72.7%上升到96.8%,提高24.1个百分点,取得了显著效果。
1995, 17(6): 55-61,8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13
摘要:
用油水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一套二维二相油藏一裂缝系统模型,按非径向流计算压裂井压裂前后的产能及含水率变化,考虑了井壁污染、裂缝壁面污染、裂缝导流能力随位置和时间变化、地层的非均质性及各向异性和流体的弹性膨胀能等因素对压裂井生产动态的影响,研制了一套预测水力压裂井压裂前后生产动态规律的实用软件。实例计算表明,提供的模型和方法及研制的软件既可用于预测油田压裂前后的生产动态和压裂后的增产效果,又可用于压裂井水力压裂方案的优化设计。
用油水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一套二维二相油藏一裂缝系统模型,按非径向流计算压裂井压裂前后的产能及含水率变化,考虑了井壁污染、裂缝壁面污染、裂缝导流能力随位置和时间变化、地层的非均质性及各向异性和流体的弹性膨胀能等因素对压裂井生产动态的影响,研制了一套预测水力压裂井压裂前后生产动态规律的实用软件。实例计算表明,提供的模型和方法及研制的软件既可用于预测油田压裂前后的生产动态和压裂后的增产效果,又可用于压裂井水力压裂方案的优化设计。
1995, 17(6): 62-68,73.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14
摘要:
结合固井和热采过程,分析了套管和注汽管柱在井内的受力状态,导出了注汽过程中套管和注汽管柱内各种应力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套管和注汽管柱强度校核方法。
结合固井和热采过程,分析了套管和注汽管柱在井内的受力状态,导出了注汽过程中套管和注汽管柱内各种应力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套管和注汽管柱强度校核方法。
1995, 17(6): 69-73.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15
摘要:
应用典型曲线方法,对大庆油田的升气1-1井大型水力压裂的裂缝参数进行了优选,并以此为基础来选择压裂材料,并进行方案设计,通过现场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应用典型曲线方法,对大庆油田的升气1-1井大型水力压裂的裂缝参数进行了优选,并以此为基础来选择压裂材料,并进行方案设计,通过现场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95, 17(6): 74-7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16
摘要:
当油田开发到中后期,由于地层压力的下降,实际上往往有气相参与流动。而目前的试井分析方法多数并未考虑气相的影响。本文利用H函数建立了油气两相条件下的试井理论模型,给出了解释方法,并用实际试井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计算的地层平均压力比原方法准确可靠。
当油田开发到中后期,由于地层压力的下降,实际上往往有气相参与流动。而目前的试井分析方法多数并未考虑气相的影响。本文利用H函数建立了油气两相条件下的试井理论模型,给出了解释方法,并用实际试井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计算的地层平均压力比原方法准确可靠。
1995, 17(6): 78-8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17
摘要:
给出了有杆泵抽油供排协调图的绘制步骤,通过一个实例分析了利用供排协调图优选抽油机、抽油泵、下泵深度、冲程及冲次的过程。应用中发现,供排协调图较好地反映了有杆泵的抽汲动态供求关系,用其进行举升设备选型和抽汲多数设计,具有直观方便、对比性强、易于优选的特点。
给出了有杆泵抽油供排协调图的绘制步骤,通过一个实例分析了利用供排协调图优选抽油机、抽油泵、下泵深度、冲程及冲次的过程。应用中发现,供排协调图较好地反映了有杆泵的抽汲动态供求关系,用其进行举升设备选型和抽汲多数设计,具有直观方便、对比性强、易于优选的特点。
1995, 17(6): 82-84,9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18
摘要:
岩心夹持器是所有岩心试验中不可缺少的试验器具,本文介绍了JHR新型岩心夹持器系列的研制、结构持点、技术关键、使用效果等,通过与老型TY系列相比,具有很多优点,该系列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岩心夹持器是所有岩心试验中不可缺少的试验器具,本文介绍了JHR新型岩心夹持器系列的研制、结构持点、技术关键、使用效果等,通过与老型TY系列相比,具有很多优点,该系列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1995, 17(6): 85-8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19
摘要:
KQTP解堵工艺技术对解除油水井的各种堵塞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提高油井的产液能力和水井的吸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低渗透油层增产的一种新工艺。
KQTP解堵工艺技术对解除油水井的各种堵塞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提高油井的产液能力和水井的吸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低渗透油层增产的一种新工艺。
1995, 17(6): 89-92.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20
摘要:
根据有杆泵抽油井的常见故障及其检测特征,采用美国Teknowledge Inc.研制的专家系统建造工具M·1建造了有杆泵抽油井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编制了一个拥有108条规则的知识库。应用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的6口有打泵抽油井对本系统进行了验证,诊断结论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对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方法应用于有杆泵抽油井的故障诊断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根据有杆泵抽油井的常见故障及其检测特征,采用美国Teknowledge Inc.研制的专家系统建造工具M·1建造了有杆泵抽油井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编制了一个拥有108条规则的知识库。应用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的6口有打泵抽油井对本系统进行了验证,诊断结论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对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方法应用于有杆泵抽油井的故障诊断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1995, 17(6): 93-9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21
摘要:
抽油杆柱的断脱是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陇东地区的抽油杆柱断脱资料,对抽油杆断裂、抽油杆脱扣、滑杆断脱、光杆断裂、游动阀罩断裂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剖析,提出了综合防治抽油杆断脱的措施,实施后见到了显著效果。
抽油杆柱的断脱是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陇东地区的抽油杆柱断脱资料,对抽油杆断裂、抽油杆脱扣、滑杆断脱、光杆断裂、游动阀罩断裂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剖析,提出了综合防治抽油杆断脱的措施,实施后见到了显著效果。
1995, 17(6): 98-10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22
摘要:
油基压裂液应用在水敏性地层,特别是强水敏地层压裂井的施工中,其作用是水基压裂液所无法代替和比拟的,它还可应用在低渗透地层和老井重复压裂等对地层无伤害的各种压裂井的施工中。本文就加拿大Farcmaster公司1994年首次在我国胜利、中原和华北油田采用油基压裂液进行压裂施工的工作情况及工艺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从中可以了解到国外油基压裂液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也可看到今后我国油基压裂液研究及应用前景。
油基压裂液应用在水敏性地层,特别是强水敏地层压裂井的施工中,其作用是水基压裂液所无法代替和比拟的,它还可应用在低渗透地层和老井重复压裂等对地层无伤害的各种压裂井的施工中。本文就加拿大Farcmaster公司1994年首次在我国胜利、中原和华北油田采用油基压裂液进行压裂施工的工作情况及工艺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从中可以了解到国外油基压裂液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也可看到今后我国油基压裂液研究及应用前景。
1995, 17(6): 102-103.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5.06.023
摘要:
据报导,在油田开发中、晚期,电液压脉冲法是最有效的降水增产措施之一,对含水超过80%的油井效果最佳。为了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在冀东油田进行了电液压脉冲法处理油层的现场试验。
据报导,在油田开发中、晚期,电液压脉冲法是最有效的降水增产措施之一,对含水超过80%的油井效果最佳。为了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在冀东油田进行了电液压脉冲法处理油层的现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