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 16卷 第5期
1994, 16(5): 1-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01
摘要:
大斜度井井眼钻成后,由于岩石蠕变而常发生井眼缩径,使钻具、套管和测井仪器难以下到井底。本文应用粘弹性理论,对大斜度井井眼周围岩石的应力和位移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井眼径向位移与井斜角、井眼方位、稳定周期及钻井液密度的关系式,并导出在给定条件下,求解钻井液密度和稳定周期的计算公式。本文的分析和给出的计算公式对钻井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大斜度井井眼钻成后,由于岩石蠕变而常发生井眼缩径,使钻具、套管和测井仪器难以下到井底。本文应用粘弹性理论,对大斜度井井眼周围岩石的应力和位移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井眼径向位移与井斜角、井眼方位、稳定周期及钻井液密度的关系式,并导出在给定条件下,求解钻井液密度和稳定周期的计算公式。本文的分析和给出的计算公式对钻井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1994, 16(5): 8-13,2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02
摘要:
斜喷嘴是继中长、加长和中心喷嘴之后的又一种高效喷嘴。它能产生速度更高及有效作用面积更大的漫流,有效地解除井底岩屑垫层和钻头泥包,显著提高机械钻这和单只钻头进尺。本文研究了斜喷嘴射流清洗作用的机理,介绍了斜喷嘴结构和性能,通过中原、吐哈、江苏等9个油田的广泛使用,结果证明,斜喷嘴钻头平均机械钻速提高12%~37%,单只钻头进尺可提高10%~24%,效益十分明显。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斜喷嘴是继中长、加长和中心喷嘴之后的又一种高效喷嘴。它能产生速度更高及有效作用面积更大的漫流,有效地解除井底岩屑垫层和钻头泥包,显著提高机械钻这和单只钻头进尺。本文研究了斜喷嘴射流清洗作用的机理,介绍了斜喷嘴结构和性能,通过中原、吐哈、江苏等9个油田的广泛使用,结果证明,斜喷嘴钻头平均机械钻速提高12%~37%,单只钻头进尺可提高10%~24%,效益十分明显。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1994, 16(5): 14-18,2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03
摘要:
通过对目前现场评选钻头方法对比分析,本文提出了灰色关联分析法评选钻头,这种方法不仅可用于职能部门宏观评价钻头的使用情况,而且可用在某构造上或某口井的钻头设计造型上,对钻头评价的参数指标可随意增多或减少。对川中矿区某些构造上的实钻资料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有助于钻头评选的科学性,降低钻井综合成本。
通过对目前现场评选钻头方法对比分析,本文提出了灰色关联分析法评选钻头,这种方法不仅可用于职能部门宏观评价钻头的使用情况,而且可用在某构造上或某口井的钻头设计造型上,对钻头评价的参数指标可随意增多或减少。对川中矿区某些构造上的实钻资料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有助于钻头评选的科学性,降低钻井综合成本。
1994, 16(5): 19-2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04
摘要:
本文指出了回旋运动对PDC钻头的危害,简要介绍了低摩阻保径和圆环轨道布齿钻头设计,通过大量的现场应用实例详述了这两种PDC钻头的抗回旋效果。
本文指出了回旋运动对PDC钻头的危害,简要介绍了低摩阻保径和圆环轨道布齿钻头设计,通过大量的现场应用实例详述了这两种PDC钻头的抗回旋效果。
1994, 16(5): 25-2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05
摘要:
新探区在未钻井时是没有地层破裂压力曲线的。为此,本文用若干口探井的水力压裂资料来确定新探区地层破裂压力设计曲线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埕岛油田的地层破裂压力设计曲线进行了确定。经验证,该曲线是准确可靠的,说明该方法可行。
新探区在未钻井时是没有地层破裂压力曲线的。为此,本文用若干口探井的水力压裂资料来确定新探区地层破裂压力设计曲线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埕岛油田的地层破裂压力设计曲线进行了确定。经验证,该曲线是准确可靠的,说明该方法可行。
1994, 16(5): 29-32,3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06
摘要:
水平井造斜轨迹有一般造斜、垂直造斜点、目的层水平段、稳斜加下造斜、上造斜加稳斜、单一稳斜、双圆弧造斜、单圆弧造斜及单圆弧造斜加水平稳斜轨迹等9种类型。本文推导了这9种水平井造科轨迹的设计公式,对9种水平井的造斜轨迹设计公式进行了分析对比,建立了9种造斜轨迹的设计通式。
水平井造斜轨迹有一般造斜、垂直造斜点、目的层水平段、稳斜加下造斜、上造斜加稳斜、单一稳斜、双圆弧造斜、单圆弧造斜及单圆弧造斜加水平稳斜轨迹等9种类型。本文推导了这9种水平井造科轨迹的设计公式,对9种水平井的造斜轨迹设计公式进行了分析对比,建立了9种造斜轨迹的设计通式。
1994, 16(5): 33-37.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07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油井水泥降滤失剂G402,评价了它的性能及与其它外加剂配伍性。该外加剂具有降滤失效果好,稠化时间易调,流变性好,析水率低,适用的温度范围广等优点。经20余口井的固井试用,固井合格率达100%,优质率达75%,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油井水泥降滤失剂G402,评价了它的性能及与其它外加剂配伍性。该外加剂具有降滤失效果好,稠化时间易调,流变性好,析水率低,适用的温度范围广等优点。经20余口井的固井试用,固井合格率达100%,优质率达75%,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994, 16(5): 38-3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08
摘要:
WO-J208型机械式外割刀用来割取被卡的长段管子,使用中它常与套铣筒连接,以便在合适位置切割并取出长段管子。这种机械式外割刀只要更换相应的卡紧套即可切割不同的钻杆或套管。
WO-J208型机械式外割刀用来割取被卡的长段管子,使用中它常与套铣筒连接,以便在合适位置切割并取出长段管子。这种机械式外割刀只要更换相应的卡紧套即可切割不同的钻杆或套管。
1994, 16(5): 40-41.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09
摘要:
随着定向井技术的发展,有线随钻测量仪SST已在各油田广泛使用。现在我国在用的SST绝大多数都使用?8mm单芯铠装电缆来连接井下仪器和地面数据接收仪(地面计算机)。
随着定向井技术的发展,有线随钻测量仪SST已在各油田广泛使用。现在我国在用的SST绝大多数都使用?8mm单芯铠装电缆来连接井下仪器和地面数据接收仪(地面计算机)。
1994, 16(5): 42-42,4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10
摘要:
原刮刀钻头主要存在进尺少,钻速低,保径差及有的刀片易折断等问题。而新研制的螺旋式双向阶梯金刚石刮刀钻头能克服上述缺陷,具有进尺高,钻速快,保径好及刀片抗折断等优点。
原刮刀钻头主要存在进尺少,钻速低,保径差及有的刀片易折断等问题。而新研制的螺旋式双向阶梯金刚石刮刀钻头能克服上述缺陷,具有进尺高,钻速快,保径好及刀片抗折断等优点。
1994, 16(5): 43-44.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11
摘要:
长庆油田早期完钻的油水井,因固井时上返水泥未封住洛河水层,部分套管外壁长期浸泡在洛河水层中,致使大段套管产生严重的电化学腐蚀损坏,其损坏速度之快,损坏段之长在国内外均是罕见的。一般套管损坏段长度达400~600m,个别油水井甚至全井段腐蚀损坏。
长庆油田早期完钻的油水井,因固井时上返水泥未封住洛河水层,部分套管外壁长期浸泡在洛河水层中,致使大段套管产生严重的电化学腐蚀损坏,其损坏速度之快,损坏段之长在国内外均是罕见的。一般套管损坏段长度达400~600m,个别油水井甚至全井段腐蚀损坏。
1994, 16(5): 45-4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12
摘要:
本文提出了利用水力压裂、密度测井、实验室岩心分析、油田开发过程中实测地层温度和地层孔隙压力资料计算就地三向主应力和构造应力大小的新方法,与公认的海姆森法相比,考虑因素更全面,因而计算结果更精确。
本文提出了利用水力压裂、密度测井、实验室岩心分析、油田开发过程中实测地层温度和地层孔隙压力资料计算就地三向主应力和构造应力大小的新方法,与公认的海姆森法相比,考虑因素更全面,因而计算结果更精确。
1994, 16(5): 50-52,5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13
摘要: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段塞测试的资料解释,并提出了直接根据段塞流压力诊断曲线特征点计算地层参数的分析方法。此法克服了典型曲线拟合法的不唯一性,既可用于识别流动期和油藏类型,又可直接选择特征点。段塞流压力诊断曲线因不需计算导数,应比常产量试井导数曲线光滑,容易选准特征点。故特别适用于低压、低渗透储层早期段塞流压力分析,也可推广到压裂井、双重介质油藏段塞测试中去。此法具有简单、方便、快速、准确的优点,实例应用表明新方法是正确的。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段塞测试的资料解释,并提出了直接根据段塞流压力诊断曲线特征点计算地层参数的分析方法。此法克服了典型曲线拟合法的不唯一性,既可用于识别流动期和油藏类型,又可直接选择特征点。段塞流压力诊断曲线因不需计算导数,应比常产量试井导数曲线光滑,容易选准特征点。故特别适用于低压、低渗透储层早期段塞流压力分析,也可推广到压裂井、双重介质油藏段塞测试中去。此法具有简单、方便、快速、准确的优点,实例应用表明新方法是正确的。
1994, 16(5): 53-5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14
摘要:
本文应用静力等效的方法,对卡瓦式封隔器坐封后,套管的双向应力(环向弯曲应力和轴向弯曲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套管内外压差对会管强度的影响,找出了闭式热水循环井套管损坏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套管损坏的措施和建议。
本文应用静力等效的方法,对卡瓦式封隔器坐封后,套管的双向应力(环向弯曲应力和轴向弯曲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套管内外压差对会管强度的影响,找出了闭式热水循环井套管损坏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套管损坏的措施和建议。
1994, 16(5): 60-6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15
摘要:
保护储集层应以预防和控制为主,以确立预防与控制措施为主要思路。由此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运用神经网络方法研究了储层伤害的识别与诊断。建立了保护储层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由储层伤害的识别、评价、诊断、预防、处理5个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的知识库、系统总控、知识获取、解释器、用户接口等模块组成。储层损害的诊断、预防、控制与处理是个系统工程,已形成配套技术,它的应用已取得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保护储集层应以预防和控制为主,以确立预防与控制措施为主要思路。由此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运用神经网络方法研究了储层伤害的识别与诊断。建立了保护储层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由储层伤害的识别、评价、诊断、预防、处理5个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的知识库、系统总控、知识获取、解释器、用户接口等模块组成。储层损害的诊断、预防、控制与处理是个系统工程,已形成配套技术,它的应用已取得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4, 16(5): 66-69.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16
摘要:
颗粒运移在地层损害中占很大比例。研究颗粒在多孔介质内的运移机理有助于用数学的方法更加真实地模拟颗粒在多孔介质内的运移堵塞规律,以便更加清楚地认识颗粒损害机理。本文用微观模型可见技术研究了水动力学条件及颗粒自身性质对颗粒运动的影响,得出了颗粒运移的一些规律。
颗粒运移在地层损害中占很大比例。研究颗粒在多孔介质内的运移机理有助于用数学的方法更加真实地模拟颗粒在多孔介质内的运移堵塞规律,以便更加清楚地认识颗粒损害机理。本文用微观模型可见技术研究了水动力学条件及颗粒自身性质对颗粒运动的影响,得出了颗粒运移的一些规律。
1994, 16(5): 70-72,7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17
摘要:
本文以井下泵功图为基础,给出游动阀、固定阀开启点和关闭点的确定方法。定量计算出油管造成的冲程损失和游动阀漏失、固定阀漏失、气体影响、供液不足、柱塞脱出等因素造成的无效冲程。经华北油田五个采油厂283井次的现场实际资料验证,误差均在15%以内。
本文以井下泵功图为基础,给出游动阀、固定阀开启点和关闭点的确定方法。定量计算出油管造成的冲程损失和游动阀漏失、固定阀漏失、气体影响、供液不足、柱塞脱出等因素造成的无效冲程。经华北油田五个采油厂283井次的现场实际资料验证,误差均在15%以内。
1994, 16(5): 73-78.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18
摘要:
水力活塞泵是一种依靠液体压力传递能量的抽油系统。多年来对井下泵工况仍停留在人工观察压力表的压力变化而凭借经验进行诊断的水平上。由于各人经验的相互差异,增大了分析、诊断结果的误差,导致盲目起换泵工作量的增加而影响产油量。本文在阐述了水力活塞泵运动规律的基础上,采用便携式计算机,在地面采集和记录水力活塞泵生产井井口动力液压力和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比典型工况模版,确定井下泵工作状况,从而提高了水力活塞泵生产井的管理水平。
水力活塞泵是一种依靠液体压力传递能量的抽油系统。多年来对井下泵工况仍停留在人工观察压力表的压力变化而凭借经验进行诊断的水平上。由于各人经验的相互差异,增大了分析、诊断结果的误差,导致盲目起换泵工作量的增加而影响产油量。本文在阐述了水力活塞泵运动规律的基础上,采用便携式计算机,在地面采集和记录水力活塞泵生产井井口动力液压力和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比典型工况模版,确定井下泵工作状况,从而提高了水力活塞泵生产井的管理水平。
1994, 16(5): 79-86.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19
摘要:
油气井出砂是石油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矿场监测、室内实验及理论模型等三方面开展油井出砂预测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应用水平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联系采油工程活动,分析出砂的模糊系统的建议。
油气井出砂是石油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矿场监测、室内实验及理论模型等三方面开展油井出砂预测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应用水平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联系采油工程活动,分析出砂的模糊系统的建议。
1994, 16(5): 87-90.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20
摘要: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及油藏动态预测的重要实验资料和依据。本文探讨了各种岩性的岩心及不同性质的流体室内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最合理的方法,得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及油藏动态预测的重要实验资料和依据。本文探讨了各种岩性的岩心及不同性质的流体室内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最合理的方法,得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
1994, 16(5): 91-95.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21
摘要:
如何提高低渗透砂岩油藏和较高渗透砂岩油藏增注调剖效果,是华北油田开发中的难题。通过综合运用深度酸化-临堵-返排残酸液三种工艺措施,解决了以上难题,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介绍工艺原理、单井施工实例和效果分析,经与其它工艺措施后的单井效果进行比较,充分显示了综合工艺的优越性。
如何提高低渗透砂岩油藏和较高渗透砂岩油藏增注调剖效果,是华北油田开发中的难题。通过综合运用深度酸化-临堵-返排残酸液三种工艺措施,解决了以上难题,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介绍工艺原理、单井施工实例和效果分析,经与其它工艺措施后的单井效果进行比较,充分显示了综合工艺的优越性。
1994, 16(5): 96-97,102.
doi: 10.3969/j.issn.1000-7393.1994.05.022
摘要:
在油气井酸化增产技术涉及的酸岩多相反应过程中,酸岩化学反应与岩石矿物表面密切相关。由于岩石矿物表面的不规则性,以往基于欧几里得几何的数学处理,总是显得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
在油气井酸化增产技术涉及的酸岩多相反应过程中,酸岩化学反应与岩石矿物表面密切相关。由于岩石矿物表面的不规则性,以往基于欧几里得几何的数学处理,总是显得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